[发明专利]消渴灵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2453.X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K9/16;A61P3/1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粉 分装 制粒 制备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消渴灵颗粒剂 质量控制标准 浓缩成清膏 地黄 茯苓 服用方便 剂型工艺 加水煎煮 生津止渴 完成整套 制药企业 五味 干膏粉 消渴灵 滋补 混匀 降糖 起效 味药 益气 处方 浓缩 携带 制作 安全 | ||
一种消渴灵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处方中茯苓等六味药粉碎成细粉,地黄等五味加水煎煮,浓缩制成干膏粉与上述细粉及辅料混匀,制粒,分装/浓缩成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合,干燥,制粒,分装而完成整套制作方法。该药是在现有片剂的基础上剂型工艺改革,具有口感好,起效迅速,服用方便的优点,并全面提高了质量控制标准。该药具有滋补肾明,生津止渴,益气降糖的功能。用于成年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对轻型、中型效果显著。携带、使用方便,是临床受欢迎,安全、稳定、有效的药品,是现代制药企业理想的产品。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中成药颗粒剂的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消渴灵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颗粒剂是一种中药剂型,根据我国有关药品法规,改变剂型作为一种 新药研究,原剂型有消渴灵片,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 药成方制剂》第7册和《中国药典2000版中。原剂型的工艺为:处方中 茯苓等6味粉碎成细粉,其余地黄等5味加水煎煮,煎液静置,取上述清 液浓缩,所得清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制粒,干燥,压 片而成。该片剂服用量大,一次8片,吞咽困难,尤其是体虚年老者服用 更是不便,同时该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低,无定量指标。基于原片剂存在的 缺点,我们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必要改进,形成新的制剂, 来保证产品的监控质量,提高药效,造福百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渴灵颗粒的制备方法,来提高产品质量和 疗效,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更好地满足医疗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 消渴灵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消渴灵颗粒的处方组成 地黄1000~2200g 五味子80~160g 麦冬500~1100g 牡丹皮80~ 160g 黄芪500~1100g 黄连50~110g 茯苓90~180g 红参 50~110g 天花粉500~1100g 石膏250~550g 枸杞子500~1100g 辅料适量,共制成960包 最佳配方为: 地黄1600g 五味子120g麦冬800g 牡丹皮120g 黄芪800g 黄连80g 茯苓136g 红参80g 天花粉800g 石膏400g 枸杞子800g 辅料适量,共制成960包 二、消渴灵颗粒制备工艺 工艺一 将十一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将茯苓、 天花粉、石膏、红参、黄莲、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其余地黄等五味加水煎 煮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10-1.40(80℃)的清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干燥,粉碎,加适量辅料制粒, 干燥,分装,质检,包装,即得。 工艺二 将十一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将茯苓、 天花粉、石膏、红参、黄莲、牡丹皮粉碎成细粉,其余,地黄等五味加水 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干燥得干膏粉, 与上述粉末及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分装,质检,包装,即得。 三、通过工艺一、二所制得的为颗粒。
该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其优越性在于:产品起效迅速,口感好,服用 方便,工艺更合理,生产更简便,质量标准大大提高,使产品有科学的定 性定量控制方法,使产品的质量有了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玉,未经苏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24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