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烟熏无硝腌腊肉制品加工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01646.3 申请日: 2017-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8041482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发明(设计)人: 郭家玉 申请(专利权)人: 郭家玉
主分类号: A23L13/70 分类号: A23L13/70;A23L13/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46000 四川省泸***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烟熏 无硝腌 腊肉 制品 加工 工艺
【说明书】:

非烟熏无硝腌腊肉制品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标准化制定、烟熏风味色泽增香液优选、传统腊肉非烟熏工艺研究、亚硝替代物筛定、植物来源亚硝酸盐的提取、肉制品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1)原料标准化制定: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最后制定各种腌腊制品的原料标准;(2)烟熏风味色泽增香液优选:选择愈创木酚、丁香酚、高盐稀态酱油、谷氨酸、葡萄糖、抗坏血酸等作为产生烟熏风味的底物,找到最佳的增香液的配方;(3)亚硝替代物筛定:以卟啉锌作为肉制品加工中的亚硝酸盐替代物;(4)植物来源亚硝酸盐的提取:选取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提炼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汁液,作为肉制品加工的发色剂添加到腌腊肉制品中。

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制作工艺,确切地说公开了一种非烟熏无硝腌腊肉制品加工工艺。

随着人们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把目光从食品数量转移到了食品质量之上。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民族经济的繁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传统肉制品是指中国境内,三千多年以来,人们为了便于贮藏、改善风味、提高适口性、增加品种等目的而世代相传发展起来的肉类制品,因其颜色、香气、味道和造型独特而著称于世,是中国肉制品几千年制作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饮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腌腊肉制品是中国传统肉制品的杰出代表,腌腊制品指原料肉经过预处理、腌制、脱水、保藏成熟而成的肉制品。其特点是:风味独特,色泽红白分明,肉质细致紧密,耐贮藏。主要有腊肉、咸肉、腊肠、火腿和板鸭等。金华火腿、广东腊肠、南京板鸭等,这些传统腌腊制品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都是世界著名品牌,对世界肉制品加工技术和加工理论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亚硝酸盐,可使肉制品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的风味,并可抑制毒梭菌的生长及其毒素的产生,因此,很多国家允许将其作为发色剂、抗氧化剂、防腐剂而加入到肉制品中。腌腊肉制品加工时,硝酸钠添加过量,腌腊肉中亚硝酸钠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地区甚至超过国家标准20倍以上。过量的硝酸盐在肉制品中易形成亚硝基酰胺和亚硝胺等致癌物质,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这样就限制了腊肉制品的消费量,也同样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亚硝酸盐,可使肉制品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的风味,并可抑制毒梭菌的生长及其毒素的产生,因此,很多国家允许将其作为发色剂、抗氧化剂、防腐剂而加入到肉制品中。腌腊肉制品加工时,硝酸钠添加过量,腌腊肉中亚硝酸钠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地区甚至超过国家标准20倍以上。过量的硝酸盐在肉制品中易形成亚硝基酰胺和亚硝胺等致癌物质,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这样就限制了腊肉制品的消费量,也同样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家玉,未经郭家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1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