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实验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0913.5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室 热解室 连通 蓄热室 多功能实验炉 炉体 燃烧器连接口 蓄热 温度检测孔 压力检测孔 安全性能 耐火挡板 浓度检测 气体排放 实验功能 一端连接 依次连接 观察孔 可插入 蓄热体 带通 紧凑 堆放 燃气 室内 体内 节约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实验炉,包括炉体、炉体内依次连接的燃烧室、蓄热室和热解室;炉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燃烧室和热解室连通的温度检测孔,至少两个分别与燃烧室和热解室连通的压力检测孔,分别与燃烧室和热解室连通的一个燃气浓度检测孔、一个观察孔、一个气体排放管,一个与热解室连通的原料孔,燃烧室一端设有燃烧器连接口、另一端连接蓄热室,蓄热室内堆放有连通燃烧室和热解室的带通孔的蓄热体;所述燃烧室与蓄热室的连接处设有两块可插入燃烧室的耐火挡板。本发明一炉多用、实验功能强、具备多种功能、结构简单紧凑、安全性能高、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实验炉,属于实验炉窑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然而当今社会石化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使用期限已进入倒计时,众多可再生能源中,还未具备能实现大规模应用的类别。因此,对石化能源节能利用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以及对新能源利用技术的探索同等重要。
工业炉窑是能耗大户,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且能源利用率普遍较低,约为30%,节能潜力巨大。目前石化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研究主要有直接燃烧和转化燃烧,直接燃烧包括单种燃料的直接燃烧和多种燃料的掺混燃烧,转化燃烧主要是指将低热值或高污染的燃料通过化学或物理等方式转化为热值较高、较清洁的能源。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经常要实验不同燃料的利用方式以探索石化能源节能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然而,不同的燃料或利用方式需要不同形式的炉窑,这对实验场地和实验成本的要求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炉多用、实验功能强、具备多种功能、结构简单紧凑、安全性能高、节约能源的多功能实验炉。
一炉多用,实验功能强,具备多种功能,能实现不同燃料的燃烧实验和热解实验;实验环境条件简单易实施;炉窑结构简单紧凑易操作,便于实验研究等场地有限的场合;安全性能高、节约能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实验炉,包括:炉体,炉体内依次连接的燃烧室、蓄热室和热解室,蓄热室内堆放有使燃烧室和热解室连通的带通孔的蓄热体,炉体上至少开有一个与燃烧室连通的温度检测孔,此温度检测孔通向气体从燃烧室进入蓄热室的入口端,炉体上至少有一个与热解室连通的温度检测孔,此温度检测孔通向气体从蓄热室进入热解室的出口端,炉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分别与燃烧室和热解室连通的压力检测孔,两个分别与燃烧室和热解室连通的燃气检测孔,两个分别与燃烧室和热解室连通的观察孔,两个分别与燃烧室和热解室连通的气体排放管,热解室外部炉体上有连通热解室的原料孔,所述原料孔放置盛有原料的坩埚,燃烧室一端设有燃烧器连接口、另一端连接蓄热室,所述燃烧室与蓄热室的连接处设有两块可插入燃烧室的耐火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两块耐火挡板插入燃烧室至彼此接触时,阻断气体从燃烧室进入热解室的通路;抽离两块耐火挡板使彼此分离时,燃烧室与热解室连通。
气体排放管直接通向大气环境或连接气体收集装备或连接气体在线分析设备,且气体排放管设有开关装置,可使气体排放管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
温度检测孔内放置测温元件以检测燃烧室和热解室内尤其是蓄热体出入口两端的温度。测温元件插入温度检测孔时,达到测温功能的同时实现封堵功能,阻止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降低炉内热量损失。温度检测孔还设有关闭装置,当不需要进行温度测试时,可对其进行关闭封堵以阻止炉内的热量传递至外界,降低炉内的热量损失。
压力检测孔连接压力表以检测燃烧室和热解室内的压力。
燃气检测孔内放置燃气检测装置,分别用于检测燃烧室和热解室内的燃气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0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