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谷子叶片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Isv0704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8894.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杜国华;邹洪锋;彭正明;袁国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小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标记 谷子叶片颜色基因 紧密连锁 谷子育种 引物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分子生物学领域 基因组DNA序列 扩增引物 品种鉴定 遗传育种 高通 扩增 遗传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分子标记,具体的,涉及一种与谷子叶片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本发明还涉及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该分子标记和引物在谷子叶片颜色基因定位或谷子遗传育种中的用途,以及一种谷子育种方法。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将基因组DNA序列与谷子叶片颜色基因联系起来,有利于谷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的建立;所述分子标记与谷子叶片颜色基因的遗传紧密连锁距离为1.5cM。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扩增引物可以简便、快速、高通量地应用于谷子育种实践和资源及品种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分子标记,特别是涉及一种与谷子叶片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本发明还涉及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该分子标记和引物在谷子叶片颜色基因定位或谷子遗传育种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我国是谷子(Setaria italica L.Beauv.)的原产国,是世界上谷子的集中种植国,谷子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旱作生态农业建设有重要意义。因此,加速谷子的育种进程尤为重要。由于谷子只是区域重要性作物,因此当前有关谷子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相对较落后,如何应用先进科学的研究手段搞好谷子育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为谷子的遗传研究及育种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重要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并进行辅助选择育种研究,将对提高我国谷子育种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植物叶色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综合表现,正常叶片中叶绿素占优势,通常表现为绿色。叶色变异是高等植物中突变频率较高且易于鉴定的突变性状。迄今为止,在水稻、小麦、大麦、玉米、大豆、棉花、烟草、玉米、向日葵、番茄、黄瓜、马铃薯、桑树等几乎所有高等植物中都发现了叶色突变体。其突变基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色素,特别是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导致各种色素的含量和比例改变,从而引起植物叶色变异。近年来,叶色突变体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已成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机制、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叶绿体的发育和遗传控制机理的特殊材料,同时叶色突变体在高光效育种和标记性状的利用上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些叶色变异被作为标记性状用于良种繁育和杂交种生产。随着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叶色突变体在功能基因组学上的研究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们已成为研究光合系统结构、基因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报道的水稻叶色突变的相关基因已经超过80个,这些突变体大致可分为白化型、黄化型、条纹型、转绿型、斑马叶等5大类。但对于谷子叶色基因以及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基本没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谷子叶片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PCR扩增与谷子叶片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对,以及由该引物对扩增获得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分子标记在谷子叶片颜色基因定位、检测以及谷子辅助育种中的用途以及上述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包括使用上述分子标记的谷子叶片颜色基因的定位方法,和使用所述分子标记的谷子辅助育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谷子叶片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优选的所述分子标记具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其中加下划线部分为引物设计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小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大小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8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