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及该堆顶中的屏蔽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7405.6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何培峰;李燕;叶献辉;陈西南;余志伟;罗英;胡朝威;张翼;赵伟;王庆田;舒翔;郑斌;王尚武;胡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3/02 | 分类号: | G21C13/02;G21C13/024;G21C13/028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水堆 一体化 中的 屏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及该堆顶中的屏蔽板,所述一体化堆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围筒组件,还包括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安装于围筒组件的上端,且屏蔽板作为围筒组件上端的盖板,所述屏蔽板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上、下端的通孔。所述屏蔽板包括呈板状的屏蔽板本体,所述屏蔽板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本体上、下端的通孔。该一体化堆顶及屏蔽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安全壳内空间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及该堆顶中的屏蔽板。
背景技术
弹棒事故是指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密封壳机械失效导致的控制棒组件和驱动机构弹出的事故。防飞射物屏蔽板的功能是阻止弹棒事故中驱动杆行程套管、棒位探测器组件、抗震板与驱动杆组件等飞射物飞出,避免飞射物对安全壳和安全壳内其他设备造成损伤。
目前国内外压水堆防飞射物屏蔽的常用结构形式为长方体式的钢架结构平台,该钢架结构平台放置于堆坑上,位于反应堆正上方。此类钢架平台体积大,重量大,吊装移动费时费力。在每次反应堆换料大修期间,均需移走该平台,影响大修进度。同时还需在空间狭小的安全壳内为防飞射物平台预留位置,造成安全壳内空间紧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压水堆防飞射物屏蔽结构存在的体积大、重量大、吊装移动费时费力、对安全壳内空间影响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及该堆顶中的屏蔽板,该一体化堆顶及屏蔽板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省安全壳内空间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及该堆顶中的屏蔽板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压水堆一体化堆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围筒组件,还包括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安装于围筒组件的上端,且屏蔽板作为围筒组件上端的盖板,所述屏蔽板上还设置有多个贯通屏蔽板上、下端的通孔。
具体的,以上围筒组件的下端用于与压力容器顶盖相连,如将围筒组件置放或固定于压力容器顶盖的支撑台上,控制棒驱动机构坐落于压力容器顶盖的管座上,且控制棒驱动机构被包围于围筒组件内。以上通孔用于容置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上端,以上通孔用于保证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行程套管、棒位探测器和线圈电源插头能够穿过屏蔽板,即所述通孔的实际数量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数量而定,通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与对应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相对位置一致。
由于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上本来就设置有用于控制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围筒组件径向方向上位置的抗震板,以上抗震板相当于是相对于控制棒驱动机构侧面外凸的翅片。以上方案中,采用将屏蔽板固定于围筒组件上的结构设置,同时在屏蔽板上设置通孔,以上通孔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上端穿过屏蔽板,这样,在密封壳机械失效导致控制棒组件和驱动机构弹出事故时,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往上运动的过程中,固定在控制棒驱动机构上的抗震板随控制棒驱动机构一起往上运动,由于抗震板本身厚度较薄刚度较小,在抗震板与屏蔽板的底部作用时,以上抗震板可通过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减小抗震板与屏蔽板底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样,以上屏蔽板不仅能够起到阻止飞射物飞出的目的,同时通过抗震板的变形,能够达到缓冲控制棒驱动机构受力的效果:传统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上端与防弹出的屏蔽结构直接冲撞接触,由于控制棒驱动机构上端本身面积较小,这就使得以上冲撞力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会导致控制棒驱动机构遭到进一步的破裂损坏,本方案中控制棒驱动机构上的抗震板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发挥两层作用,其中的一种是固定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围筒组件径向上的位置,另外一种是作为控制棒驱动机构上与屏蔽板作用的部件,且在抗震板与屏蔽板相互作用时,抗震板能够发挥理想的缓冲作用。同时,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于压力容器顶盖上方的屏蔽结构,实现了压力容器以上部件的一体化设计,这样,可达到简化堆顶结构的结构设置、便于堆顶结构的制造、节省安全壳内空间的目的。
作为以上所述的压水堆一体化堆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抗震支承板,所述抗震支承板呈法兰盘状,围筒组件的顶部还设置有外凸的环形凸缘,还包括第二连接螺栓,所述抗震支承板通过第二连接螺栓与环形凸缘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道OCT导管
- 下一篇:一种有效分类的信息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