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手电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6963.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古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国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8 | 分类号: | F21L4/08;F21V23/00;H01M10/4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邓丹丹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手电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手电筒,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包括电筒的本体,在本体上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锂电池充电模块为锂电池充电,锂电池通过开关为LED灯提供电源。本发明可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通过太阳能充电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电筒大多是使用干电池为电能提供载体,而目前用得较多的干电池为锌锰干电池,酸性锌锰是以锌筒作为负极,并经汞齐化处理,使表面性质更为均匀,以减少锌的腐蚀,提高电池的储藏性能,正极材料是由二氧化锰粉、氯化铵及碳黑组成的一个混合糊状物。正极中间插入一根碳棒,作为引出电流的导体,当干电池中的电能耗尽后,干电池只能丢弃,而干电池中的锌锰属于不可降解物质,废弃的干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手电筒,它可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太阳能手电筒,包括电筒的本体,在所述本体上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一脚连接,在所述太阳能板与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一脚的连线上接有第三电容,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4脚通过第四电阻与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1脚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二脚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三脚与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五脚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六脚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七脚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五脚还与锂电池及开关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锂电池的另一端和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的第八脚相连,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一端、恒流模块的电压端及LED灯的一端连接,所述LED灯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恒流模块为低压差电流调整器,具有260~350毫安的输出恒定电流。
更进一步:所述锂电池充电模块为同步升压型转换器LTC3105,该模块含有最大功率点控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设有太阳能板和锂电池充电模块,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锂电池充电,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丢弃电池的机会,从而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所示的太阳能手电筒,包括手电筒的本,在本体上设有太阳能板T,太阳能板T与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一脚连接,在太阳能板T与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一脚的连线上接有第三电容C3,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4脚通过第四电阻与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1脚连接,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二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三脚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五脚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六脚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七脚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五脚还与锂电池DC及开关K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锂电池DC的另一端和锂电池充电模块IC1的第八脚相连,开关K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恒流模块IC2的电压端VDD及LED灯LD的一端连接, LED灯LD的另一端与恒流模块IC2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恒流模块IC2为低压差电流调整器,具有260~350毫安的输出恒定电流。锂电池充电模块IC1为同步升压型转换器LTC3105,该模块具有最大功率点控制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国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梧州市国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鳞鱼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