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输变电设备知识可视化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96702.9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4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江樱;刘红宁;卢文达;黄慧;王剑;梅峰;解林超;石佳;纪德良;王仲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 地址: | 3100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景模型 设备告警 知识库 输变电设备 告警 获取设备 知识模型 从设备 可视化 实景 三维 技术效果 建立设备 培训效果 培训效率 输入获取 关联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输变电设备知识可视化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提高设备知识的效率。方法包括:从设备告警知识库获取设备告警知识;从设备基本知识库获取设备基本知识;建立设备知识模型;建立实景模型;在实景模型中的设备上建立热点;将实景模型中的设备的热点与设备知识模型中对应设备的设备告警知识和设备基本知识进行关联;实景模型获取热点点击输入,根据热点点击输入获取对应设备的设备告警知识和设备基本知识;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有益技术效果:只需点击实景模型中的设备所在的热点,即可获取相关的设备告警知识和设备基本知识,提高培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输变电设备知识可视化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调度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在对电力系统的调度,主要在电力系统提供的调度中心中进行,通常由调度员根据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系统,观察、分析和控制时刻变化的复杂而庞大的电力系统。因此,调度员的经验和素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调度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是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
电网知识是调度员培训的主要内容,电网知识可概括为静态和动态知识,静态知识包括设备类知识、电力规程类知识电力故障诊断和辅助决策知识等,动态知识包括电网实时运行数据和信息及预测模型知识,及由历史数据或当前数据推测未来的数据和状态。电网知识具有以下四种特点:
(1)多样性,电力设备的种类繁多,形式复杂,设备类知识类目是多样的。
(2)关联性,一个事件和另一个事件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依赖关系。
(3)协同性,电网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决策措施的做出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
由于电网领域知识的以上特性,目前的知识表示及可视化方法往往只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有效,并不能合理的应用于电网领域知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及可视化方法是目前知识表示及可视化的前沿,但在培训中对调度员理解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及设备现场状况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故需要设计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输变电设备知识可视化方法和系统,提高设备知识学习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输变电设备知识可视化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提高设备知识的效率。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基于三维实景的输变电设备知识可视化方法,包括:
步骤1:从设备告警知识库获取设备告警知识;
步骤2:从设备基本知识库获取设备基本知识;
步骤3:根据设备告警知识和设备基本知识建立设备知识模型;
步骤4:对输变电设备进行三维实景采集,根据实景采集建立实景模型;
步骤5:在实景模型中的设备上建立热点;
步骤6:将实景模型中的设备的热点与设备知识模型中对应设备的设备告警知识和设备基本知识进行关联;
步骤7:实景模型获取热点点击输入,根据热点点击输入获取对应设备的设备告警知识和设备基本知识。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实景模型中的设备上建立二次热点,将设备的二次热点与设备知识模型中对应设备的相似知识进行绑定,所述实景模型获取二次热点点击输入,根据二次热点点击输入获取对应设备的设备告警知识或设备基本知识。
优选的,所述设备基本知识包括设备详细介绍。
优选的,所述设备基本知识包括设备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对象推荐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