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胎异常磨损快速验证场地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6568.2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0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新;张立尧;李晖;樊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M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区域 制动工况 磨损 转向工况 字型 轮胎 凹凸路面 跳动 验证 中心点重合 车辆悬架 粗糙路面 区域设置 区域周边 制动 车轮 外围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异常磨损快速验证场地,具体为一块包括凹凸路面强化路面区域、转向工况区域、制动工况区域的连续场地;所述强化路面区域包括凹凸路面,能够使驶过的车轮产生跳动,所述转向工况区域和制动工况区域包括粗糙路面;所述强化路面区域在所述制动工况区域周边布置4到8块,使强化路面区域以制动工况区域为中心形成“X”或“米”字型,所述转向工况区域设置在“X”或“米”字型区域外围,使所述转向和强化路面区域以制动工况区域为中心,形成1个或2个中心点重合的“8”字型。本场地能尽快使被测轮胎出现转向、制动和跳动中的磨损,通过检测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磨损,进而判断包括车辆悬架、转向等结构是否存在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异常磨损快速验证场地,属于车辆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直接与地面接触,汽车的驱动力、制动力和转向力都是通过轮胎传递到路面上;因此,轮胎是汽车最重要的安全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和悬架共同缓和由路面传来的冲击,并衰减由此产生的振动;保证车轮与路面间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供驱动力和制动力;承受车身载荷,并传递其它方向的力和力矩。
车辆在日常行驶过程中,轮胎表面会产生跟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而造成的正常损耗,正常损耗会均匀的磨损轮胎的冠面花纹。而胎压正常的轮胎的异常磨损是由于车辆悬架或转向部件出现问题等导致的轮胎非正常磨损,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造成车辆部件的损坏,甚至导致爆胎或翻车等严重事故。同时轮胎的异常磨损也会导致轮胎的过早报废,增加车辆运行的成本。而目前,轮胎的异常磨损往往是在车辆使用很久之后才能被发现,发现时车辆往往“带病”运行了很久,这对于道路交通安全十分不利。因此,如何能够快速地检测出车辆的轮胎是否存在异常磨损从而快速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影响安全行车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对轮胎磨损的试验方法较少。各个商用车厂商的相应的试验方法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公布号为CN 105760679 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路试数据的轮胎异常磨损程度判断方法。分别测量花纹沟深和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计算轮胎偏磨耗以及取跟趾状磨耗的最大值的平均值,然后根据轮胎偏磨轮胎花纹块的跟趾状磨耗的大小,与设定发生异磨程度值(X)进行比较,判断轮胎异常磨损程度的等级,但该方法并未对如何进行路试试验进行说明。
公布号为CN 104369628 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扭振模式轮胎磨损状态估算系统和方法,上述方案采用轮胎充气压力数据、扭振模式频率数据和轮胎识别所推导出的扭振模式系数进行轮胎磨损估算,这里的轮胎磨损也包含异常磨损。但是,也未说明异常磨损的试验方法。
因此,需要一种相应的轮胎磨损试验场地,并且能够快速有效的检验出轮胎是否存在异常磨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异常磨损快速验证场地,用以解决无法快速有效的检验轮胎是否存在异常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
本发明的一种轮胎异常磨损快速验证场地,包括至少一个由强化路面区域、转向工况区域、制动工况区域依次连接形成的测试通道;所述强化路面区域用于实现行驶中的轮胎磨损,所述转向工况区域用于实现转向中的轮胎磨损,所述制动工况区域用于实现制动时的轮胎磨损;所述强化路面区域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于所述转向工况区域和制动工况区域的表面粗糙程度。
本方案的轮胎磨损试验场地能够充分快速模拟出汽车行驶中的轮胎磨损。
进一步的,在进行轮胎异常磨损实验时,使车辆在试验场地上呈“8”字型行车;所述“8”字型行车中拐的两个半圆弧路线在所述转向工况区域上,拐入两个半圆弧前和拐出两个半圆弧后的路线在所述强化路面区域上,所述“8”字型行车中路线交叉的区域在所述制动工况区域上;车辆每次经过所述制动工况区域时,根据需要进行或者不进行刹车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