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6376.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军;朱伟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化学工业园环保产业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20 | 分类号: | A01N57/20;A01N37/30;A01N43/90;A01N37/10;A01N33/12;A01P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花芽 形成 植物 生长 调节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复合肥料、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矮壮素、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复合肥料10‑15份、乙烯利1.2‑2.2份、比久0.2‑0.5份、6—苄基氨基嘌呤0.8‑1.5份、萘乙酸0.5‑0.9份、矮壮素0.6‑1.2份、水150份。本发明对植物生长进行干预调节的同时起到增强植物生长的营养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在了解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后,通过人工合成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在农业生产上使用,有效调节作物的生育过程,达到稳产增产、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目的。
对目标植物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作用部位,以很低的浓度就能促进或抑制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环节,使之向符合人类的需要发展。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特定的用途,而且应用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只有在特定的施用条件(包括外界因素)下才能对目标植物产生特定的功效。
现有的植物生产调节剂只是单纯对植物的生长进行干预,不能加强植物生长的营养,并且极易因为计量控制不好而引起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或者致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生产方法,对植物生长进行干预调节的同时起到增强植物生长的营养的作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复合肥料、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矮壮素、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复合肥料10-15份、乙烯利1.2-2.2份、比久0.2-0.5份、6—苄基氨基嘌呤0.8-1.5份、萘乙酸0.5-0.9份、矮壮素0.6-1.2份、水150份。
所述的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复合肥料12份、乙烯利1.8份、比久0.3份、6—苄基氨基嘌呤1.1份、萘乙酸0.8份、矮壮素0.9份、水150份。
所述的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的复合肥料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3∶2∶1。
上述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
按重量份数取复合肥料10-15份、乙烯利1.2-2.2份、比久0.2-0.5份、6—苄基氨基嘌呤0.8-1.5份、萘乙酸0.5-0.9份、矮壮素0.6-1.2份、水150份,将各组分混合后充分搅拌10-30分钟即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植物生长进行干预调节的同时起到增强植物生长的营养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复合肥料、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矮壮素、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复合肥料10份、乙烯利2.2份、比久0.2份、6—苄基氨基嘌呤1.5份、萘乙酸0.5份、矮壮素1.2份、水150份。
所述的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的复合肥料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3∶2∶1。
上述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化学工业园环保产业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化学工业园环保产业协同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