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地铁3D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6152.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荆君;杨勇涛;周虹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李丹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地铁 可视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字地铁3D可视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设模板或者单独手动录入两种方式,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地铁线路信息、站点构造数据、设备资产信息和监控数据;运用建模算法按照所述数据的分类制作模型库,构建地铁站模型和配件模型,其中所述数据的分类包括设备类、资产类和建筑类;采用Webgl+Html5技术对从模型库中选取的地铁站相对应的模型、所述设备资产信息和所述监控数据进行组合编辑,获取与实际地铁站一致的模型;对所述与实际地铁站一致的模型进行三维3D可视化处理,在浏览器中实现3D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体化的3D可视化平台,实现了地铁信息的统一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图像交互技术,尤指一种数字地铁3D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地铁的产生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共同决定的,基于这两个因素,中国地铁产业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地铁建设是为了适应战时人防的需要。例如,北京地铁鉴于莫斯科地铁在战时的作用,于1969年10月建成北京地铁1号线,全长23.6km。第二阶段,地铁建设的目的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加快城市内的人口流动速度,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口、机动车的急剧增长,中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大塞车等现象。中国34个人口数量过100万的城市中,有20个城市提出修建地铁的计划。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营实践证明了城市地铁的发展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提高环境质量、调整城市区域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及拉动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合理布局的突出作用。
截至2017年1月,中国已有31个城市开通地铁,里程数达到总里程4238.09公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视频监控、报警、门禁等多样的信息化手段不断在地铁交通中应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前期缺乏科学的规划,信息系统建设被需求引导,导致了如下问题:应用系统独立导致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从而无法满足管理需求;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系统之间不能实现信息互联,制约业务系统管理;数据冗余导致同类数据重复录入、无法在多个应用系统同步,造成数据冗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地铁3D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可以通过构建地铁的监控、预警、定位、分析一体化的3D可视化平台,实现地铁信息的统一管理。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地铁3D可视化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模板或者单独手动录入两种方式,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地铁线路信息、站点构造数据、设备资产信息和监控数据;
运用建模算法按照所述数据的分类制作模型库,构建地铁站模型和配件模型,其中所述数据的分类包括设备类、资产类和建筑类;
采用Webgl+Html5技术对从模型库中选取的地铁站相对应的模型、所述设备资产信息和所述监控数据进行组合编辑,获取与实际地铁站一致的模型;
对所述与实际地铁站一致的模型进行三维3D可视化处理,在浏览器中实现3D可视化展示。
可选地,所述预设模板为excel表格。
可选地,所述监控数据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数据、地铁工作中心视频监控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二维2D图纸的形式展示整体地铁线路的所有站点,完整展示城市现行完整地铁线路图。
可选地,所述在浏览器中实现3D可视化展示还包括:按照分类展示不同的地铁设施和设备及地铁站点信息。
可选地,所述地铁设施和设备包括:消防设施、报警设施、用电设备、主/备电源、出入口、指示牌、自动售票机、检票口闸机和安检x光机、视频监控信息以及电梯设备设施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