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可控性能可达线速的网络处理及转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5374.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军;卢宇浩;张磊;郭志君;高建;李泽;张志文;林武;罗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741 | 分类号: | H04L12/741;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发层 网络处理 处理器 表项 转发 可控 会话状态检测 基础硬件平台 处理器实现 软硬件接口 数据包上传 软硬结合 实时管理 数据报文 通信协议 外部存储 网络接口 整体系统 转发性能 会话 构建 小包 协同 安全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可控性能可达线速的网络处理及转发方法,基础硬件平台包含处理器、高性能处理转发层和网络接口,其中,高性能处理转发层由FPGA和外部存储组成,处理器与高性能处理转发层之间通过软硬件接口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实现会话新建、会话状态检测、对高性能处理转发层的快转表项进行实时管理;所述高性能处理转发层负责在未建立快转表项时,将收到数据包上传处理器,并在建立快转表项后,由FPGA对收到的数据报文进行高性能处理转发。本发明通过构建高性能处理转发层,运用软硬结合,协同工作的方法,大大提高整体系统的网络处理和转发性能,特别是小包的性能,使系统的性能达到线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可控性能可达线速的网络处理及转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网络安全领域,一般依托处理器对分组数据包进行协议处理,规则匹配、格式检查、封装解封和转发,例如通用的防火墙设备等。在这种实现方式和方法中,系统的处理效能与处理器的网络处理性能息息相关。当接口速率达到10Gbps,40Gbps,系统的接口数量成倍增加时,配套的处理器的核数成倍增加,在系统软件设计、多核编程、整机功耗、散热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
在国内大力提倡信息化设备软硬件平台国产自主的大背景下,因国产处理器网络处理性能相对较低,如何解决国产化平台的高性能网络处理和转发是一个较大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控性能可达线速的网络处理及转发方法,主要依托国产CPU和国产FPGA,采用软硬结合的架构和硬件加速的基本思路,通过分析模块功能,细分软硬件功能,本着FPGA适合实现运算、查找,匹配、封装解封等功能,软件适合实现流程性、繁琐性功能的原则,充分发挥硬件的高性能处理优势和软件的灵活性优势,构建软硬件结合方式和实现流程,线速实现“状态检测包过滤”功能。
本发明方法是基于“国产CPU+国产FPGA”自主平台,不牺牲系统功能的,安全可控的性能可达线速的网络处理及转发方法,主要应用于国产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领域,解决因国产处理器性能较低,造成的整机和系统网络处理和转发性能低下,特别是小包性能低的瓶颈性问题。对于非国产硬件平台,也可以采用此方法使系统性能达到线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可控性能可达线速的网络处理及转发方法,基础硬件平台包含处理器、高性能处理转发层和网络接口,其中,高性能处理转发层由FPGA和外部存储组成,处理器与高性能处理转发层之间通过软硬件接口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实现会话新建、会话状态检测、对高性能处理转发层的快转表项进行实时管理;所述高性能处理转发层负责在未建立快转表项时,将收到数据包上传处理器,并在建立快转表项后,由FPGA对收到的数据报文进行高性能处理转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在国产处理器计算和网络处理转发能力相对较弱,与高速网络的处理能力不匹配的情况下,通过构建高性能处理转发层,运用软硬结合,协同工作的方法,大大提高整体系统的网络处理和转发性能,特别是小包的性能,使系统的性能达到线速,从而整体提升了国产自主平台的网络处理和转发能力。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基础硬件平台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安全可控性能可达线速的网络处理及转发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本发明的基础硬件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基础硬件平台包含国产自主处理器,高性能处理转发层和网络接口。其中,高性能处理转发层由国产FPGA和外部存储组成。相互之间互联关系如示意图,国产处理器与高性能处理转发层之间存在软硬件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5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文转发方法、报文转发控制器、BRAS
- 下一篇:一种宽带载波的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