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后药浴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94457.8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韦云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宣县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00;A61P39/06;A61P37/04;A61P9/04;A61P9/10;A61P3/06;A61P9/12;A61P1/16;A61P7/00;A61P19/08;A61P29/00;A61P39/00 |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 地址: | 5459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后 药浴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妇女产后药浴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与现代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
2、中医对于产妇已有长期探索和研究,得出了比较完善的护理理论和相对应治疗手段;产妇由于在怀孕中消耗很多能量,加之分娩时大量出血,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损体力,再加产创,就会引起产后虚弱、产后亡血伤津、血脉空虚、元气耗损、淤血内阻、产后寒凝血瘀,呈现“多虚多淤”体质。
产后寒凝血瘀证为产后体虚,寒邪侵袭,胞脉阻滞,以产后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恶露量少,色紫暗,有块,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紧为常见症的产后腹痛证候。
经检索到有关产后药浴的中国专利文献,如下:
1、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938326.8<发明名称>一种庞桶产后强身型瑶药浴液及其生产方法<申请人>黄赵玲<地址> 545799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功德路73号<摘要>庞桶产后强身型瑶药浴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42 60份;杜仲藤42 60份;大叶桂樱42 60份;扶芳腾42 60份;南五味子21~30份;鸡血藤21 30份:九节风21~30份;水烛21 30份;桂枝21~30份;黄柏14 20份;百部14 20份;苦参1420份;生姜10 20份;大血藤1420份:茉莉精油0. 53份;山茶油2 5份;薄荷素油1~3份。
2、中国专利 <申请号> 201410462895.0<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产后风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灌阳千家洞瑶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41600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文市镇文市村梨子口<摘要>本发明属民族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产后风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青九牛3~30份、双钩钻3~30份、九节风3~30份、四方钻3~30份、鸭仔风3~30份、巴卡紧3~30份、黑九牛3~30、九层风3~30份、巴拉艾3~30份、桂亮3~30份、防风咪3~30份、当归美3~30份、且金亮端3~30份。其剂型为散剂。其制各过程包括:原料药材粉碎、烘烤、消毒杀菌后制成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宣县中医院,未经武宣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护肺敷贴散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医治肝硬化的膏滋及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