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砖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4130.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C04B38/00;C04B3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透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水砖,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砖。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制品是道路和市政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的另一应用途径。透水砖是采用特殊级配集料、水泥、胶结剂和水等经特定工艺制成的。因集料级配特殊,故混凝土中含大量的连通孔隙,在下雨或路面积水时,水能沿这些贯通的“线路”顺利地渗入地下或存于路基中。透水混凝土制品按透水方式可分为三类:正面透水型、侧面透水型和接缝透水型。
透水砖作为一种缓解城市环境恶化压力的新型生态产品,其特有的具有较大连通孔隙率和良好的透水性能的功能,保证了城市的雨水以及路面其他原因造成的积水顺利下行,直接渗透到地表下,减少了路面径流的影响。较大的孔隙率,也能在城市降噪中发挥作用,对于储蓄在其中的水分,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下,也可以通过蒸发的形态散失在空气中,从而改善了城市的温度气候环境。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改善产品,随着应用的不断扩大,其特有的性能将得到不断认同,透水砖的应用前景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往这方面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减轻环境负荷,起到对环境的美化装饰效果,既能改善砖体的渗透性能,又能改善原料的工艺性能,工艺简单环保,且便于工业化生产的海绵城市用透水砖。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砖,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由黄金尾矿80%一90%,煤矸石2%~13%,膨润土5%~9%,高分子聚合物0%~0.2%组成;
膨润土包括蒙脱石、埃洛石、石英,蒙脱石的含量为75%-80%,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69.7mmol/g;
透水砖的抗压强度为40MPa~55MPa,孔隙率为27%~35%,透水系数0.042cm/s~0.051cm/s。
进一步的,高分子聚合物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纳、聚丙烯酰胺。
进一步的,黄金尾矿的化学成分包括氧化铝 17wt%、二氧化硅 63wt%、少量的氧化铁,氧化镁和其他杂质。
进一步的,黄金尾矿的粒径小于0.025mm。
进一步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称量后加水搅拌混合均匀,混料20 h后,在制样机上以不同压力压制成形,得到成型胚体,再将成型坯体放入干燥箱,分别依次在110℃、115℃、120℃下各烘干2h,将干燥后的成型坯体放入电阻炉中,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850℃~950℃,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1070℃~1120℃,然后保温1h后自然冷却。
进一步优化的,水和原料混合料的质量比为0.85:1。
进一步优化的,成型胚体的压制成形中,第一次成型压力为15-35MPa,成型时间为2-3h;第二次成型的压力为65-85MPa,成型时间为2-3h。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尾矿占地,能减轻环境负荷,起到对环境的美化装饰效果,既能改善砖体的渗透性能,又能改善原料的工艺性能,工艺简单环保,且便于工业化生产,而且制成的透水砖具有透水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发明的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砖,原料以质量百分比计,由黄金尾矿80%一90%,煤矸石2%~13%,膨润土5%~9%,高分子聚合物0%~0.2%组成。
膨润土包括蒙脱石、埃洛石、石英,蒙脱石的含量为75%-80%,膨润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69.7mmol/g。
透水砖的抗压强度为40MPa~55MPa,孔隙率为27%~35%,透水系数0.042cm/s~0.051c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