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差膜和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相位差膜的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93646.3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阳平;今里健太;清水利行;桧垣裕二;山中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63;C08G64/30;C08G64/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折射 树脂 相位差膜 式( 1 ) 波长 苯乙烯系树脂 波长分散特性 光弹性常数 单轴方向 关系满足 显示装置 层叠体 厚度比 加工性 宽带域 密合性 弯曲性 取向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使将由具有正的双折射的树脂构成的层和由具有负的双折射的树脂构成的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至少在单轴方向取向而成的相位差膜,其在宽带域具有接近理想的波长分散特性,光弹性常数低,双折射的表现性高,具有正的双折射的树脂和具有负的双折射的树脂的密合性良好,弯曲性和加工性优异。本发明提供相位差膜和其制造方法,该相位差膜中,具有正的双折射的树脂以全部重复单元为基准含有30摩尔%~99摩尔%的式(A)所示的重复单元,具有负的双折射的树脂含有苯乙烯系树脂,具有正的双折射的树脂和具有负的双折射的树脂的厚度比为1:1~2:1,波长450nm下的面内相位差值R450和波长550nm下的面内相位差值R550的关系满足式(1):0.60≤R450/R550≤0.95…(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位差膜和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相位差膜的显示装置,所述相位差膜是使具有正的双折射的树脂和具有负的双折射的树脂的层叠体至少在单轴方向取向而成的相位差膜,具有特定的波长分散,光弹性常数低,弯曲性·加工性优异。
背景技术
通常光学膜、特别是相位差膜被用于液晶和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器,具备颜色补偿、视场角扩大、防反射等功能。作为相位差膜所要求的光学特性,可以举出在宽带域具有接近理想的波长分散特性、光弹性常数低、双折射的表现性高等。
近年来,对于这些显示装置,提出了柔性化,相位差膜也在要求光学性能的同时要求弯曲性。
作为相位差膜,已知有λ/4板、λ/2板,作为其材料,可使用将双酚A缩聚而成的聚碳酸酯、聚醚砜、聚砜等热塑性聚合物。将这些材料的膜拉伸而得到的λ/4板、λ/2板具有波长越短相位差越大这样的性质。因此,存在可作为λ/4板、λ/2板发挥作用的波长限于特定波长这样的问题。
作为在宽带域控制波长的方法,已知有将相位差的波长依赖性不同的特定的2片以上的双折射性膜以特定的角度层叠而制造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在这些情况下,由于使用多片相位差膜,因此,需要调整它们的角度来进行贴合的工序,在生产率方面存在问题。另外,伴随贴合的角度偏移、厚度的增大所致的性能降低也成为问题。
近年来,作为在不进行这样的贴合的层叠的情况下进行宽带域化的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将具有正的取向双折射性的树脂和具有负的取向双折射性的树脂共挤出而形成层叠体,将该层叠体在同一方向拉伸,由此制造在宽带域具有接近理想的波长分散特性的层叠相位差板(参照专利文献5)。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使用具有降冰片烯系树脂的树脂作为具有正的双折射的树脂以及使用苯乙烯-马来酸酐系的树脂作为具有负的双折射的树脂的情况,但密合性差。
另外,已知有如下方法:通过将由具有正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高分子的单体单元和具有负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高分子的单体单元构成的高分子膜进行拉伸,制造在宽带域具有接近理想的波长分散特性的层叠相位差板(参照专利文献6)。此时,为了制成兼备光学特性、机械特性等的膜,可使用的单体种类特殊且受到限定,因此,难以制成均衡地兼备光学特性、机械特性等各种物性的膜。
进而,这些相位差膜非常脆,难以处理,而且不具备柔性显示器所要求的耐弯曲性。
迄今为止,对于将具有正的双折射的树脂和具有负的双折射的树脂的层叠体至少在单轴方向取向而成的相位差膜,得不到在宽带域具有接近理想的波长分散特性、光弹性常数低、双折射的表现性高、弯曲性和加工性优异的相位差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71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68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90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34330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10754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子束曝光的光栅制作方法
- 下一篇:偏光膜、圆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