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IA的电熔镁炉动态火焰分割及特征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3082.3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2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卢绍文;李鹏琦;丁进良;郑秀萍;柴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K9/34;G06K9/6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ia 电熔镁炉 动态 火焰 分割 特征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MIA的电熔镁炉动态火焰分割及特征提取方法,包括:采集火焰的视频图像,将RGB图像转换成二维矩阵;采用PCA法对二维矩阵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矩阵归一化到[0,255]之间,获得得分柱状图;将不同工况的得分柱状图进行对比,找出图中变化明显的区域并进行标记处理,将被标记的区域映射回原始RGB图像,获得火焰分割图像;借助得分柱状图中被标记区域分别计算火焰亮度区域大小、火焰颜色种类数、火焰区域颜色平均值、整幅图像颜色平均值以及火焰亮度值5种特征数据。该方法能够对火焰区域进行有效的分割,其分割效果好,通过对分割的图像计算5种特征数据,并将结果应用于工况分类模型上,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提出一种基于MIA的电熔镁炉动态火焰分割及特征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电熔镁砂具有纯度高、熔点高、绝缘性能强及结构致密的特性,在化工、建筑、家电、冶金、军事等多种行业和领域被广泛使用,是很好的耐火原材料。
使用电弧炉熔炼生产电熔镁砂时,对应熔炼工况、加料工况、排气工况、欠烧工况的炉口火焰的亮度、颜色、形态变化均不一样。其中,熔炼工况下,火焰亮度适中,火焰颜色比较丰富,火焰形态变化一般;加料工况下,火焰亮度比较暗,火焰颜色一般,形态变化较慢;排气工况下,火焰亮度比较亮,火焰颜色比较单一,火焰形态变化较快。所以炉口火焰的变化情况是工况判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目前,炉口火焰中蕴含的信息需要人工巡检的方式,前往生产一线通过“看火”的经验获取。但是人工巡检存在以下问题:1)判断的准确性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状态的相关,容易漏检、误检;2)现场生产环境恶劣(强光、高温、灰尘等),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不适于工人长时间现场巡检;3)炉口火焰与周围烟雾粉尘边界模糊,“看火”过程容易受干扰。所以企业需要一种能够将炉口火焰区域从图像中分割出来,并以具体数字表示火焰颜色、亮度、形态等特征信息,并用于后续的工况判别中。
随着工业相机的应用,视频图像采集的精度逐渐提高,运用工业相机采集工业生产中的图像,然后经过图像分割方法获得感兴趣区域,并计算该区域的特征数据。该过程已经在天然气燃油质量监控、回转窑燃烧状况等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火焰是动态的,没有固定的规则的形态,针对不同的工业背景,火焰的变化频率、颜色、亮度等特征也是很难确定的,单独某一个工业过程中,动态火焰图像都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而且与背景环境结合紧密,所以很难采用阈值法的思想,使图像分割算法适用于所有工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MIA的电熔镁炉动态火焰分割及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对动态火焰区域进行有效的分割,通过对分割的图像计算5种特征数据,并将结果应用于后续的工况分类模型上,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IA的电熔镁炉动态火焰分割及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火焰的视频图像,并将单帧的RGB图像转换成二维矩阵;
步骤2: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所述二维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并通过图像重构技术将选取的主元映射回RGB图像空间进行验证,以保证降维后的图像能够代替原始图像;
步骤3:将降维后的具有两列向量的矩阵归一化到[0,255]之间,然后以矩阵中每行数据的两个值作为XY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统计该矩阵具有同一坐标值的像素个数,从而获得得分柱状图;
步骤4:针对不同工况的单帧的RGB图像重复步骤1-3,将获得的不同工况的得分柱状图进行对比,找出不同工况的得分柱状图中变化明显的区域,对变化明显的区域进行标记处理,并将所述得分柱状图中被标记的区域映射回原始RGB图像,以获得火焰分割图像;
步骤5:对得分柱状图中被标记的区域进行微调,以获得确定的标记区域和精确的火焰分割图像,并依据确定的标记区域对视频图像中所有的单帧RGB图像进行分割获得每帧的火焰分割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节能型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冷却板的铆合装置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