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钛合金小锻件低倍组织的锻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2517.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丽;李增乐;张宁娜;刘威;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K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7138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件 锻造 钛合金 模具 多型腔模具 组织均匀性 常规锻造 模具型腔 分火 工步 亮线 坯料 腔内 切边 预设 加热 校正 投影 变形 | ||
本发明属于锻造技术,具体涉及锻造行业的钛合金小锻件的锻造方法。本发明方法中,锻件为钛合金TC8M‑1,锻件质量不超过0.02kg,锻造时,采用若干多型腔模具,将坯料按照预设工艺顺序放在模具各型腔内进行分火次锻造,最后切边校正。本发明通过采用多个模具型腔,将小尺寸锻件放在不同型腔模具中进行锻造,通过延长加热时间方法及较常规锻造更多次的变形工步,消除了TC8M‑1小锻件的低倍亮线,提高了组织均匀性,实现了外形、体积及投影面积都很小的锻件的高质量锻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技术,具体涉及锻造行业的钛合金小锻件的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TC8M-1是近几年新兴的两相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因具有耐高 温抗疲劳性能较高和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等特点,适宜双重退火热处理,组织 强韧性兼备,抗疲劳性能、高温持久、蠕变性能优良,适宜做压气机盘与叶片 零件使用。
然而TC8M-1钛合金小尺寸锻件锻造时,由于材料较新,体积小,投影面积 小,很难有合适的锻造设备和完善的锻造工艺进行锻造,特别是难以满足作为 高压压气机叶片零件的工艺要求。
本文涉及的是外形、体积及投影面积都很小的锻件,因是高压压气机叶片 零件,对热后组织有严格要求,所以必须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控制锻造变形、加 热来保证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锻件低倍粗晶、组织不均匀的缺点,本发明所 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锻件低倍组织的锻造加热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钛合金小锻件低倍组织的锻造方法,所述 钛合金为TC8M-1,锻件质量不超过0.02kg,锻造时,采用若干多型腔模具,将 坯料按照预设工艺顺序放在模具各型腔内进行分火次锻造,最后切边校正。
所述的改善钛合金小锻件低倍组织的锻造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锻1火
预锻1火次在第一型腔内进行,加热温度按相变点下30~40℃,加热系数 按1.0~2.0min/mm,并利用型腔体积控制变形量;
步骤二、预锻2火
预锻2火次更换至第二型腔,加热温度按相变点下30~40℃,加热系数按 1.0~2.0min/mm,并利用型腔体积控制变形量,其中第二型腔体积不大于第一型 腔体积;
步骤三、终锻
更换至第三型腔进行终锻,加热温度按相变点下30~40℃,加热系数按 1.0~2.0min/mm,第三型腔体积小于第二型腔体积,利用该型腔体积控制终锻变 形量,并自然冷却;
步骤四、切边
在第三型腔内对终锻后锻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按相变点下30~40℃,加 热系数按1.0~2.0min/mm,保温时间足够后,对锻件移到切边模具内进行切边;
步骤五、校正
对切边后的锻件加热,加热温度按相变点下30~40℃,加热时间按预锻加 热时间延长10min,并放置在第三型腔内进行锤击校正。
出炉转运时用保温棉保温,保证锻造温度。
上述步骤一、二、三及五锻造温度≥850℃。
第一型腔预锻、第二型腔预锻、第三型腔终锻变形量分别为25%、33%、 20%。
上述各步骤锻件在出炉转运时采用保温棉进行保温。
各锻造步骤中均采用热电偶控温控制炉温准确性。
步骤一、二、三、五中终锻温度采用红外线测温仪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2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