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气味杀菌增强ABS汽车后视镜架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92322.8 申请日: 2017-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7915948A 公开(公告)日: 2018-04-17
发明(设计)人: 汪品洋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技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55/02 分类号: C08L55/02;C08L35/06;C08L51/04;C08L67/00;C08K13/06;C08K9/10;C08K7/08;C08K3/36;C08K7/26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代理人: 向玉芳,曾令安
地址: 523527 广东省东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气味 杀菌 增强 abs 汽车 后视镜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BS材料的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气味杀菌增强ABS汽车后视镜架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BS树脂具有良好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电气性能,同时还具有易于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容易涂装及着色、易进行表面喷镀金属及电镀等特点。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ABS材料被大量用于制造汽车内饰件。

后视镜架设置在驾驶室内的中部,驾驶员通过它向后看;汽车用后视镜架材料一般采用玻纤增强尼龙,用于架驶室外部。ABS材料中会挥发出苯系物和醛系物,ABS的TVOC平均在30‐50,散发量属中等,会危害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降低ABS材料的气味性能,才能使其符合国家在2012年3月出台的法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汽车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使其真正成为一款环保材料。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2532792A公开了一种低气味、抗菌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提到了用硅藻土、沸石和氧化镁组成气味抑制剂,用氧化铜及氧化锌作抗菌剂。气味抑制剂是靠自身巨大的比表面积对低挥性小分子进行吸附,但吸附是有饱和性的,该发明使用的抗菌剂为无机抗菌剂,效率低,若要杀菌率达99.9%的效果,加入量需要很大,这将影响基材的物理机械性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724922A公开了一种低气味玻纤增强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申请采用以高熔体发泡PP为载体的水母粒作为气提剂;ABS材料中挥发出的小分子物质主要包括苯系物和醛系物,水进入树脂后,可以带走ABS中的醛系物,而苯系物不溶于水,不能随水的蒸发而除去,虽可被发泡PP吸附,但该材料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小,如果要增强吸附效果,用量要求很大,这样对材料机械性能影响较大,该专利申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气味杀菌增强ABS汽车后视镜架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及耐候性能、耐应力开裂、耐腐蚀、耐震动、耐刮擦、低气味、低TVOC含量、杀菌功能,良好的加工性能、外表光洁美观等特点。

本发明配方中纳米光触媒能够吸附及分解材料本身及材料周边环境释放出的低VOC有害气体,包括醛类、苯类、氨、TVOC等有机化合物,纳米光触媒中掺杂复合纳米银,因此具有非常强的杀菌作用,但纳米材料共同特点是易于团聚,加入量受到限制,本发明加入了微米级包履处理分解酶,分散效果明显好于纳米级光触媒,成为纳米光触媒的得力帮手,可大幅提高分解低VOC有害气体及有机污染物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来制作架驶室内的后视镜架,具有成本低,耐候及机械性能优良,尺寸稳定、低气味且具有杀菌功能。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气味杀菌增强ABS汽车后视镜架材料,以重量分数计,原料组成包括:

所述接枝包覆填充剂由AS接枝包覆的硫酸钙晶须与AS-co-SBR接枝包覆的硫酸钙晶须按质量比2:1-1:1混合所得;

所述包履处理分解酶为日本ECO株式会社型号ECO‐E的分解酶;

所述的纳米光触媒为株式会社朗基努斯型号KV-1N光触媒。

本发明使用包履处理分解酶、纳米光触媒可以将材料成型的部件产生的微量低挥发性有害气体及该部件周边环境产生的低挥发性有害气体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纳米光触媒中的纳米银还可以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本发明使用接枝包覆填充剂使得玻纤增强ABS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更耐应力开裂,尺寸稳定性更高,抗翘曲变形更好;这三者可以保证本发明的目的实现;而优选的ABS、短切玻璃纤维、增韧剂、相容剂、热稳定剂、低挥发物质吸附剂、抗浮纤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助剂和润滑剂有助于各自功能的发挥,并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以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技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2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