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BS塑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1071.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祎山;黄立本;陈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德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79/04 | 分类号: | C08F279/04;C08F212/08;C08F22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刘川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乳 制备 连续本体合成 挤出造粒 胶乳粒径 接枝聚合 快速合成 连续合成 连续聚合 连续脱水 连续造粒 工艺流程 大粒径 小粒子 塑胶 合成 污水 凝聚 | ||
本发明涉及塑胶制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PB胶乳快速合成、大粒径PB胶乳的连续聚合、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污水生成的ABS塑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连续合成小粒子PB胶乳,b、连续扩大PB胶乳粒径,c、连续接枝聚合,d、连续凝聚、连续脱水,e、连续本体合成SAN,f、连续造粒,g、连续挤出造粒合成ABS塑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制备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ABS塑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ABS制造的主流技术有二类,其一为为连续本体法,其二乳液接枝掺混法。
连续本体法实质是特殊的溶液接枝法。其特点是较低的溶剂(约25~30%)用量,转化率低约60%,在接枝过程中,由于苯乙烯,丙烯腈不断生成SAN。作为溶解橡胶的溶剂之一的单体苯乙烯不断减少。当苯乙烯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橡胶就会析出来,并进入SAN中,即发生相变。相变后,进一步生成游离SAN和接枝SAN,并使橡胶发生一定的交联,使其有弹性。为了便于传热、传质,反应转化到一定程度,即停止反应,然后进行脱挥,挤出造粒即得连续本体法ABS。该法无废水,但其产品牌号少,性能差。
乳液接枝掺混法产品牌号多,产品性能好。但该法至今还是间歇法,有较多废水,少量废渣、废气,设备利用率不高。进料、卸料时间占操作时间的20~30%,浪费的无聊能量较多,目前,乳液接枝掺混法的第一步是制大粒径PB胶乳,制大粒径PB胶乳有二种方法。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全部是一步制取大粒径胶乳,即将各种物料投入反应釜中,物料边反应,边长粒子。这种方法存在着提高反应速度和增大聚合物粒径的矛盾。提高反应速度即速度快,所得的胶乳粒径就小,要想得到较大的胶乳粒径就必须消耗很长时间。由于粒径大小是必须保证的,因此上世纪80年代以前,制备一釜大粒径PB胶乳最长时间达85小时,后来经过科研工作者的艰苦的研究,该法的反应时间降到30小时左右。但该法很难实现连续化生产。美国俄亥俄大学曾对一步法大粒径PB胶乳连续法进行研究,但一直未工业化。
制备大粒径PB胶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提高反应速度和扩大胶乳粒径分开处理。首先快速制备小粒径PB胶乳,目前小粒径胶乳合成反应时间可缩至8~9小时。第二步采用附聚法将小粒径胶乳合并成大粒径胶乳。这叫二步法。该法较一步法先进,但仍为间歇操作。首先,将反应釜清洗干净,用脱离子水冲洗,抽真空投入各种物料,然后升温,开始聚合反应。清洗到投物料,一般需1小时到1.5小时,反应时间7~9小时,冷却至40~50℃卸料要1.5小时。每生产一釜投料、冷却、卸料时间长达3小时,占总操作时间的25~30%,这是极大的浪费,其次由于各种原因,卸料后往往不能立即投料,这就造成二个问题:一则浪费时间,二则由于等待投料,卸料后残留在釜壁的胶乳就会失水,成膜,在壁上形成一层固体膜,能造成物料损失,又影响传热,目前乳液接枝掺混法的生产工序如下:
除前面已讲述的大粒径PB胶乳合成是间歇外,另有接枝聚合。此外,该工艺改造工序有着爆炸的危险,设备投资大,能耗、物耗高,产品外观稍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PB胶乳快速合成、大粒径PB胶乳的连续聚合、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污水生成的ABS塑胶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BS塑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连续法合成达到要求转化率的小粒子聚丁二烯胶乳;
b.按照比例,连续向小粒径合成末釜出来的小粒径胶乳流中加入附
聚剂, 1-2分钟后开始加稳定剂,得到大粒径的聚丁二烯胶乳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德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德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1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