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破片式高效安全灭火弹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90066.9 | 申请日: | 201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5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赖锦华;刘杰;杨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弹 灭火剂 片式 灭火剂喷射 高效安全 壳体 超细干粉灭火剂 高压气体作用 吸盘 干粉灭火剂 喷射灭火剂 安全系数 碎裂 保险插销 灭火效果 灭火效率 双重保险 爆炸物 触发杆 蜂窝状 拔除 击发 破片 小孔 薄膜 保险 喷射 灭火 点燃 安全 | ||
一种无破片式高效安全灭火弹,包括破甲部、灭火剂喷射部分、动力部分、触发杆和保险部分。无破片式体现在灭火剂喷射部分为蜂窝状,在内部爆炸物点燃后所有灭火剂在高压气体作用下撑破薄膜通过壳体上均匀分布的小孔喷射出来,此过程中壳体不会碎裂,不产生任何破片。高效体现在灭火剂上,本发明所用的灭火剂为超细干粉灭火剂,其灭火速率是水系列灭火剂的40倍以上,灭火效率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所以本发明所用的灭火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灭火效果。安全体现在灭火弹带有保险插销和保险吸盘,只有在两者都被拔除时灭火弹才能击发并喷射灭火剂,双重保险有效提高了灭火弹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灭火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灭火的无破片式高效安全灭火弹。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高层、超高层建筑随处可见,而与之同时一个新的难题出现了——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
目前城市消防配备的传统消防车受一定的高度限制,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传统的消防车已经无法较好的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灭火,所以灭火弹正逐步地发展成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灭火的首选工具。
2009年16日19时左右,九台市某工厂搬运工陈某正在往仓库里搬运灭火弹,突然脚下一滑摔倒,“轰”的一声,箱内的灭火弹落地后爆炸,他顿时感到眼前一黑,痛苦地倒在地上,工友闻讯赶来后立马将陈某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经查,陈某双眼为爆炸伤,左眼积血,角膜和巩膜裂伤,右眼睑皮肤裂伤;由此可见在灭火弹的存储与运输过程中安全极为重要。
目前灭火弹领域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灭火弹,灭火剂也复杂多样,主要有热气溶胶、二氧化碳、七氟丙烷、哈龙1301、细水雾、ABC干粉和超细干粉等。在繁多的灭火剂中,二氧化碳、七氟丙烷、哈龙1301、细水雾储存条件为高压,热气溶胶为常压,ABC干粉为低压,超细干粉为低压或常压。其中超细干粉灭火剂既可以全淹没应用灭火,又可以局部保护应用灭火,其灭火速率是水系列灭火剂的40倍以上,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2~3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
目前大多数灭火弹为爆炸式,壳体炸裂的碎片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如2005年04月05日下午三时许发生在六合平山林场东南角森林大火现场的一起事故,护林员方某左手不小心被灭火弹碎片击伤,造成了多处伤口。
在2014年05月01日的上海徐汇区龙吴路一高层居民楼火灾救援现场,在破拆防盗门过程中,现场突发轰燃,大量高温热气流和浓烟在火风压作用下,瞬间涌入官兵所在的楼道和电梯前室,2名水枪手钱凌云、刘杰被推到敞开的窗口,避闪不及失去重心,从13层电梯前室窗口坠落至楼道入口顶部平台上,后经抢救无效牺牲,火灾扑救中,消防员唐田涯在后续灭火战斗中轻微灼伤。
发明内容
随着灭火弹的逐步普及使用,灭火弹的安全及灭火效果成为其设计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目前灭火弹在使用过程中破片伤人以及存放和运输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导致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破片式高效安全灭火弹,充分保证了灭火弹的安全及灭火效果。
为实现无破片、高效、安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破片式高效安全灭火弹,包括灭火弹破甲部、灭火弹动力部分、触发杆、延时点火装置、灭火剂喷射部分和保险部分。
灭火弹破甲部位于灭火弹前端,通过触发杆与灭火剂喷射部分相连,其破甲部具有较高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用来破窗使灭火弹进入,同时破甲部受撞击带动触发杆向后推动,进而使延时点火装置产生高压电火花。
灭火弹内部延时点火装置在触发杆往后推的过程中产生高压电流,高压电流通过延时装置延期0.2s后由导线传向爆炸物处产生电火花引燃爆炸物。
灭火弹动力部分位于灭火弹后端,其动力源为撞针撞击灭火弹底部底火而使内部火药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灭火弹其他部分与灭火弹动力部分快速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00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