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铝业尾渣的再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9503.5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寿光;王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寿光;王冕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铝业尾渣 再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铝业尾渣的再利用方法,属于赤泥再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赤泥堆存量已3亿多吨。2014年某公司赤泥的产出量在1600万吨至1800万吨。如何进一步促进赤泥综合利用的产业化,最大限度遏制赤泥的危害,多渠道综合利用赤泥,已成为氧化铝行业业内人士乃至整个铝行业必须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而且十分严峻的课题。冶金业的尾渣综合利用,在吕的提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尾渣以下简称赤泥。
赤泥的再利用已是当务之急。具有文献记载,在赤泥的再利用方面的应用都只是提取部分氧化铁的再利用,要想彻底解决赤泥的再利用,就必须使这些转换成无二次污染产品,在应用到工程上去。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有解决工程所需的材料。
赤泥焚烧后可作为水泥辅料,但会增加碳排量照成二次污染,不可取。若提取氧化铁后赤泥,连做水泥辅料的机会都没了。无论怎样提取再利用,只是应用一部分,最终还会产生大量废料。
遵循恢复生态和循环经济,采用治理和再利用的原则,通过近两年的研究,认为只有制作成产品才能彻底解决赤泥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理铝业尾渣的再利用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治理铝业尾渣的再利用方法,它的方法为:
步骤一:先根据元素成分来确定它的应用范围后进行预处理,是采用不同量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含量高的材料来降解重金属,使它安全转换成建筑材料;采用含量高氧化物1-25%和含量高硫化物1-25%的材料需和赤泥拌合,拌合后放置7天以上;
步骤二:制备赤泥专用硬化剂:材料配方为:聚羧酸1-10份,硅酸钠溶液1-5份,高岭土0.1-5份,硫酸0.5-10份,碳酸钠1-20份,水泥熟料15-40份,生石灰5-35份,粉煤灰10-60份,煤矸石1-10份;赤泥外加剂:聚羧酸1-50份、硅酸钠溶液5-50份与水拌合后备用;把高岭土、硫酸、碳酸钠、水泥熟料、生石灰、粉煤灰、煤矸石这几种材料按赤泥的化学元素成分掺入不同的量磨细后,再按赤泥的最大干密度加入磨细后的赤泥专用固化剂,根据工程需要加入10-18%即可;拌合时,按最佳含水率将按强度要求,采用不同的比例赤泥外加剂与水拌合,与赤泥拌合后应用到工程中去;
步骤三:经过预处理的赤泥通过加入8-18%专用固化剂,制成免烧砖或路边石,还用于道路的上基层和下基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实现再利用,且能达到零排放,效率高,节省成本、时间与人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方法为:
步骤一:先根据元素成分来确定它的应用范围后进行预处理,是采用不同量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含量高的材料来降解重金属,同时又激活赤泥的活性,使它安全转换成建筑材料;采用含量高氧化物1-25%和含量高硫化物1-25%的材料需和赤泥拌合,拌合后放置7天以上;
步骤二:制备赤泥专用硬化剂:材料配方为:聚羧酸1-10份,硅酸钠溶液1-5份,高岭土0.1-5份,硫酸0.5-10份,碳酸钠1-20份,水泥熟料15-40份,生石灰5-35份,粉煤灰10-60份,煤矸石1-10份;赤泥外加剂:聚羧酸1-50份、硅酸钠溶液5-50份与水拌合后备用;把高岭土、硫酸、碳酸钠、水泥熟料、生石灰、粉煤灰、煤矸石这几种材料按赤泥的化学元素成分掺入不同的量磨细后(按水泥的细度即可),再按赤泥的最大干密度加入磨细后的赤泥专用固化剂,根据工程需要加入10-18%即可;拌合时,按最佳含水率将按强度要求,采用不同的比例赤泥外加剂与水拌合,与赤泥拌合后应用到工程中去;
步骤三:经过预处理的赤泥通过加入8-18%专用固化剂,制成免烧砖或路边石,还可以用于道路的上基层和下基层。数据见下表。
通过7天的强度值说明预处理与未处理的强度值是不一样的,预处理比未处理增长了200%。由于强度值得增强,在满足建筑使用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的水,矿化度区别也非常大。由于不同的处理方法,它的再利用空间就更广阔。
建筑材料的质量就是以满足强度为依据,以浸水的稳性能来确定它的耐久性,以浸水后的参数确定环保指数是否达标。我们研发的赤泥治理与再利用的方法和配方完全满足上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寿光;王冕,未经王寿光;王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蜂箱隔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