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8672.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强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传热 循环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料加热是目前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过程,常见的物料加热形式有燃烧燃料产生热量对被加热物料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热转化率低,耗能高,而且产生大量燃烧废物,不利于环境保护。还有通过电加热元件对物料进行加热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同样存在电能耗大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件CN 103503557A(申请号:201380000441.5)公开了一种加热器,包括:加热器主体(50)、收纳加热器主体(50)的外壳(51)、以及配置于加热器主体(50)和外壳(51)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且覆盖加热器主体(50)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件(52),覆盖件(52)由包含陶瓷以及玻璃中的至少一方的材料构成,加热器主体(50)具有筒状的蜂窝状构造部(4)、以及被配设在蜂窝状构造部(4)的侧面的一对的电极部(21),蜂窝状构造部(4)具有区划形成多个孔格的隔壁,外壳(51)覆盖加热器主体(50)的侧面侧地收纳加热器主体(50),蜂窝状构造部(4)的隔壁由以陶瓷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隔壁通过通电发热。然而,这种加热器仍然是通过多个加热棒进行热传递,传热效率低,能耗较大。
本申请的申请人对加热器进行改进,并在中国专利文件CN 2017109107120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加热器,该自循环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所述的加热器本体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的加热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管路单元,所述的管路单元为贯穿于加热器本体的管路,所述的加热器本体内部还设置有加热棒。然而,该自循环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仍然有大幅提高的空间。
为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现有的加热器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存在传热效率低、能耗高,不环保等问题,以及传热效率仍需答复提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包括加热管路、物料传送管路和中心管路,所述的加热管路、物料传送管路和中心管路同心套接设置,使得所述的物料传送管路位于最外侧,中心管路位于最内侧;
所述的加热管路设置有加热棒,所述的物料传送管路设置有物料进料管和物料出料管。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中心管路的直径与加热管路的直径比例为1:(2-10),进一步优选1:(3-8)。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物料传送管路的厚度为加热管路的直径0.5%-10%,进一步优选0.5%-4%。即:从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横截面上看,物料传送管路所在的圆与加热管路所在的圆的半径之差即为物料传送管路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加热棒到加热管路中心的连线与加热管路纵向轴线的夹角θ为10°-60°,进一步优选30°-5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路中且位于加热棒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架,用于支撑加热棒;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为三角形支架。
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中心管路不通入任何物料,加热管路中通入加热介质(比如:油、水等),通过加热棒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被加热介质(比如:水、油等)通入到物料传送管路中,通过加热管路中的加热介质对物料传送管路中的被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实现热量传递。通过加热棒的位置设置,以及中心管路的设置,利用热涨原理,使得加热管路中的加热介质实现自动循环对流,进而降低了加热能耗。
2、本发明加热管路和物料传送管路同心设置,并且物料传送管路位于外层,大大增大了被加热介质的受热面积。
本发明经过大量研究,物料传送管路的厚度为加热管路的直径0.5%-10%时,具有良好的传热效率。物料传送管路的厚度太低(低于0.5%),则被加热介质极快的被加热至气化,容易造成自循环加热器出现危险情形;物料传送管路的厚度太高(高于10%),则传热效率急剧下降。
3、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工业化应用,市场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效传热的自循环加热器A-A方向的剖面图。
其中:1、加热管路,2、物料传送管路,3、中心管路,4、加热棒,5、物料进料管,6、物料出料管,7、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强,未经杨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8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蓄热型即热热泵小厨宝
- 下一篇: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生产用流体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