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钢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7609.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大足区金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44;C22C38/60;C22C38/46;C22C38/42;C22C38/50;C22C38/06;C22C38/48;C22C30/02;C22C33/04;C22C1/02;C21D7/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钢管 钢管材料 锭料 制备 浇铸 综合力学性能 安全系数 高频真空 加工性能 重量份数 称取 锤式 热锻 熔融 焊接 冷却 锻造 熔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钢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元素:C:3‑7份、Mn:2‑5份、Ni:1‑3份、Mo:5‑9份、Cr:4‑7份、S:2‑5份、P:1‑3份、V:2‑5份、Fe:10‑15份,Si:4‑9份、Cu:2‑6份、Zr:3‑5份、Hf:1‑3份、Al:2‑6份和Nb:4‑7份;(2)将上述元素在高频真空熔炉中熔融,随后进行浇铸,在该浇铸中冷却形成锭料;(3)将锭料在800℃下保持9小时,然后在600℃下保持60分钟,此后使用锤式锻造机进行热锻,即得耐磨钢管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钢管材料强度高、韧性好,焊接和加工性能好,并且提高了钢管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了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钢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从人们的日常用具、家具、供排水、供气、通风和采暖设施到各种农机用具的制造、地下资源的开发、国防和航天所用枪炮、子弹、导弹、火箭等都离不开钢管。
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钢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有更高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耐磨性、耐高温、弹性好、抗弯曲、耐冲击、好的韧性、不易发生裂纹,提高安全性能,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加工性,降低经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钢管的质量,尤其是针对不同用途研发不同性能的钢管材料。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钢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钢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元素:C:3-7份、Mn:2-5份、Ni:1-3份、Mo:5-9份、Cr:4-7份、S:2-5份、P:1-3份、V:2-5份、Fe:10-15份,Si:4-9份、Cu:2-6份、Zr:3-5份、Hf:1-3份、Al:2-6份和Nb:4-7份;
(2)将上述元素在高频真空熔炉中熔融,随后进行浇铸,在该浇铸中冷却形成锭料;
(3)将锭料在800℃下保持9小时,然后在600℃下保持60分钟,此后使用锤式锻造机进行热锻,即得耐磨钢管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钢管材料强度高、韧性好,焊接和加工性能好,并且提高了钢管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了安全系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2)中在浇铸中以冷却速度为1℃/min以形成锭料。
进一步,步骤(3)中使用500吨锤式锻造机进行热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耐磨钢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元素:C:3份、Mn:2份、Ni:1份、Mo:5份、Cr:4份、S:2份、P:1份、V:2份、Fe:10份,Si:4份、Cu:2份、Zr:3份、Hf:1份、Al:2份和Nb:4份;
(2)将上述元素在高频真空熔炉中熔融,随后进行浇铸,在该浇铸中以冷却速度为1℃/min以形成锭料;
(3)将锭料在800℃下保持9小时,然后在600℃下保持60分钟;此后使用400吨锤式锻造机进行热锻,即得耐磨钢管材料。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大足区金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大足区金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