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7605.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1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杨英;刘彤;任啟森;薛佳祥;龚星;刘洋;严俊;李思功;翟剑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3/07 | 分类号: | G21C3/07;G21C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王少虹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燃料 组件 复合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为纳米强化钼合金管,所述外管为氧化物弥散强化FeCrAl合金管;
所述内管的厚度为0.01-0.9mm;所述外管的厚度为0.01-0.9mm;
S2、压缩所述内管将所述内管装入所述外管内;
S3、经在1000℃下以200MPa压力实施热等静压固化后,多次冷轧和热处理,形成具有内外双层结构的复合管。
2.一种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得,所述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包括内管以及紧配合在所述内管外周的外管;所述内管在无载荷时的直径大于所述外管的内径;
所述内管和外管分别为金属管,其中内管为纳米强化钼合金管,外管为氧化物弥散强化FeCrAl合金管,两者通过冶金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冶金结合;两者之间形成的冶金结合层厚度为0.001-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6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看诊养老平台
- 下一篇:用于对燃料棒进行冷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