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花苜蓿-玉米/小麦轮作对土壤影响的试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87434.4 申请日: 2017-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8072750A 公开(公告)日: 2018-05-25
发明(设计)人: 尹国丽;师尚礼;曹文侠;鱼小军;祁娟;姚拓;蔡卓山;李玉珠;李亚娟;张振粉;柴继宽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24 分类号: G01N33/24;A01G22/00;A01G22/20;A01G7/00
代理公司: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代理人: 杨凤娟
地址: 73007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紫花苜蓿 轮作 小麦 玉米 土壤影响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种群 含量变化 试验材料 种群结构 翻耕 试验 苜蓿 草地 消耗 土壤 积累 研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紫花苜蓿-玉米/小麦轮作对土壤影响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5龄紫花苜蓿地进行草田轮作试验;轮作区第一年3月进行翻耕,对照区CK不翻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轮作区设3次重复,各重复区面积均为4 m×5 m;第一年和2第二年年4月15日播种玉米和小麦,播种前施磷二胺225 kg·hm-2和尿素225 kg·hm-2作为基肥,轮作区施基肥与翻耕区相同,每年入冬之前灌1次冬水;

步骤2、土样采集

于第一年3月份取5 龄紫花苜蓿地土样,第二年、第三年小麦收获季7月下旬、玉米收获季9月下旬,分别取紫花苜蓿轮作玉米、小麦田的土样,各轮作处理按照“5点取样法”,用土钻分别取0~30 cm土层土样,将所得土样装入塑料袋,内外附上标签,写明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和采样深度;除去枯枝落叶,挑出植物细根,均匀混合后,过1 mm筛,均分为3份,一份带回实验室立即测定土壤苜蓿自毒物质含量,一份用于测定分析土壤养分,一份保存-4℃,用于测定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

步骤3、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全钾采用火焰光度法;土壤有效钾含量先用醋酸铵浸提,再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全磷采用HCLO4-H2SO4消煮法;有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铝锑抗比色法测定;

步骤4、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测定

土壤微生物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细菌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真菌用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培养基,放线菌用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将涂好平板的培养皿放入28 ℃的培养箱中培养,细菌培养2~3 d,真菌培养5~7 d,放线菌培养7~10 d,3次重复;

步骤5、土壤中酚酸类自毒物质测定

准确称取各处理20 g土样,用甲醇萃取定容至25 mL,立即用于HPLC分析;运用HPLC技术对土壤中各酚酸和香豆素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带检测的酚酸包括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

步骤6、数据统计

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用SPSS 24.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花苜蓿-玉米/小麦轮作对土壤影响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分析条件如下: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 1100 ,色谱柱 C18,PN 959990-902,5 µm,4.6*250 mm ,流动相A:甲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4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