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及其纳米多孔金属/碳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7197.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魏晶;王根;赵永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B82Y30/00;B82Y40/00;H01G11/24;H01G11/30;H01G11/44;H01G11/46;H01M4/36;H01M4/38;H01M4/485;H01M4/525;H01M4/58;H01M4/6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球 配合物 制备 碳基复合材料 天然多酚 多酚 金属 纳米多孔金属 预聚体 纳米复合材料 操作过程 多孔金属 二次交联 金属离子 水热处理 新型金属 普适性 预交联 粒径 甲醛 调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及其纳米多孔金属/碳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先进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首先采用甲醛将多酚预交联,形成预聚体;然后采用金属离子对预聚体进行二次交联,形成金属‑多酚配合物纳米球;其中,能够通过调节水热处理温度来调控金属‑多酚配合物纳米球的粒径大小。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原料(天然多酚)廉价、操作过程简单,制备方法普适性强,易于大规模制备新型金属配合物纳米球及其衍生的多孔金属/碳基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先进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寸均一、组分可调的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及其纳米多孔金属/碳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配合物(如金属-有机框架),由于具有可调控的骨架组成(如金属离子、有机配体)、多样的结构及形貌、易于功能化等特点,在储氢、催化、药物传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金属-有机配合物可以作为前驱物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碳基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天然多酚(如鞣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是一种廉价、无毒的生物质,不仅具有很强的粘合力,易于涂敷在各种材料表界面构筑功能性复合材料,而且对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可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金属-多酚配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材料及细菌的表面修饰,并在药物传递、催化、活细胞成像、细胞治疗、能源存储与转化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实现金属-多酚配合物结构与组分的可控合成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均一、组分可调的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及其纳米多孔金属/碳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采用甲醛将多酚预交联,形成预聚体;然后采用金属离子对预聚体进行二次交联,形成金属-多酚配合物纳米球;其中,能够通过调节水热处理温度来调控金属-多酚配合物纳米球的粒径大小。
优选地,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天然多酚溶解于碱性的水/醇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得澄清透明的溶液;
2)在步骤1)制得的澄清透明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甲醛,室温下搅拌处理2~24h,制得预聚体;
3)向预聚体中加入一定量含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搅拌一定时间后,离心收集沉淀,制得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
其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天然多酚及碱性的水/醇混合溶剂的用量比=(0.1~0.3)g:(0.1~0.3)g:(60~65)mL;
加入的甲醛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用量比为(2~5)mL:(0.1~0.3)g;
加入的含金属离子的水溶液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用量比为(2~5)mL:(0.1~0.3)g,每mL含金属离子的水溶液中含0.01~0.1g金属盐。
优选地,将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于50~120℃水热处理12~24h,离心收集沉淀;通过调控水热处理温度,能够得到粒径不同的金属-天然多酚配合物纳米球。
优选地,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两亲性聚醚类嵌段共聚物,PEO-b-PPO-b-PEO型高分子,如F127、P123、F108;
优选地,所述天然多酚为含有邻二酚羟基的天然酚类化合物,包含鞣酸(tannic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儿茶酸(catechin)、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桑色素(morin)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状炭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载纳米银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