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6901.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曹琳;李国浩;史永波;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9/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饱和度 油藏开发 连通性 优化 追踪 迭代计算 对象建立 方向流量 分层注水 降水增油 历史动态 连通单元 模型参数 实时优化 油田注采 注水效率 自动优化 传导率 反演 分层 两相 拟合 配注 前缘 增油 油水 连通 生产 预测 应用 矛盾 | ||
本发明涉及油藏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以井间连通单元为对象建立了精确的前缘追踪方法进行饱和度计算,获得井点处各层油水两相产出动态;通过对油藏历史动态自动拟合反演连通模型参数,得到注采井间传导率、流量劈分和注水效率等信息,并以此为依据通过迭代计算对油藏进行分层动态配产配注自动优化设计,减少低效水驱方向流量,改善注采矛盾。应用算例显示,所建方法计算快速、能够准确的进行饱和度追踪和计算产出动态,所得分层注水方案较好的实现降水增油效果,实际油藏优化后预测年增油近五万方,为油田注采方案实时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原油储量90%都赋存于碎屑岩储层当中,由于纵向跨度大、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分层注水是减轻层间矛盾,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目前油田现场已初步实现分层实时测调工艺技术。但油藏分层注水方案设计方法亟待研究,实现注水方案和配套工艺齐头并进,才能更好满足实际现场应用。
人工注水方案优化设计主要依赖于油藏工程方法或数值模拟技术,设计方案随机性强,费时费力且容易“漏掉”最优方案。油藏动态实时生产优化理论是当前油田自动注采方案设计的重要研究热点,其主要是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与最优化理论,将油水井注采参数的设计转化为最优控制模型求解,采用诸如伴随梯度,随机扰动梯度算法,启发式算法等最大化模型函数,进而自动求解最优工作制度,但由于梯度求解难度较高,数模运算量较大、实际优化问题的维数较高,带来优化算法的低效问题,该方法距离实际应用为时尚早。
井间连通性是注水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注采动态数据的井间连通性模型已逐渐从单相发展到油水两相、单层发展到多层预测的新阶段,具有计算快速,可定量表征井间连通关系等优点,在油藏方案评价设计中逐步得到应用。但当前连通性模型进行复杂油藏油水动态预测时,饱和度追踪方法尚未应用于油藏分层注采优化方案中,因此不能切实地对当前油藏开采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油藏开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用于模拟井间油水动态的初始连通性模型,所述初始连通性模型将油藏注采系统离散成井与井之间的连通单元,每个连通单元由传导率和控制体积两个特征参数表征;
步骤2,基于连通单元并通过物质平衡方程和水驱前缘推进方程进行井点压力和井间流量计算,并进行饱和度追踪,生成井点处的当前油水产出动态指标;
步骤3,采用油藏的历史油水产出动态指标对所述当前油水产出动态指标进行自动拟合反演,调整所述初始连通性模型的特征参数,并生成优化后的连通性模型;
步骤4,通过所述优化后的连通性模型计算最后时刻所有注水井在各层段的注水效率,并获取油藏开发历史最后时刻的区块平均注水效率,根据各层段的注水效率和所述区块平均注水效率的比较结果对注水井的当前开发生产方法进行第一次优化;采用优化后的注水井开发生产方法计算各水井向周围油井的注水劈分系数,并根据所述注水劈分系数对优化后的注水井开发生产方法进行第二次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综合井间连通关系和注水效率反演结果建立了一种新的多层油藏分层精细注水优化方法,以降低低效水窜流量和提高注水效率为目标,通过迭代优化求解自动制定油水井分层注采方案,实现多层油藏动态配产的配注设计。同时设计方法计算快速,能够准确的进行饱和度追踪和计算产出动态,所得分层注水方案较好的实现降水增油效果,实际油藏优化后预测年增油近五万方,为油田注采方案实时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6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