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震仪主控站CPU与外设数据传输的桥接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728.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4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唐学峰;胡鑫;俞小露;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2 | 分类号: | G06F13/12;G06F15/17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震仪 主控 cpu 外设 数据传输 桥接器 方法 | ||
1.用于地震仪主控站CPU与外设数据传输的桥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CPU接口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ADC接口模块、数据整合打包模块、命令解析模块和数据缓存器,所述的数据缓存器包括有外设数据缓存器、ADC数据缓存器和整合数据缓存器,外设设备通过以太网接口模块与外设数据缓存器连接,地震仪主控站的ADC芯片通过ADC接口模块与ADC数据缓存器连接,所述的外设数据缓存器、ADC数据缓存器均通过数据整合打包模块与整合数据缓存器连接,整合数据缓存器、命令解析模块均与CPU接口模块连接,整合数据缓存器用于将整合后的数据通过CPU接口模块发送给CPU,命令解析模块用于处理CPU发送给CPU接口模块的命令数据,并根据预先约定好的命令号和命令参数来控制ADC芯片以及外设设备的工作参数;
所述的外设设备为交叉站,每个地震仪主控站上连接有两个交叉站,两个交叉站均通过以太网接口模块与外设数据缓存器连接;
所述的桥接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主控站上的ADC芯片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I总线被ADC接口模块转换成32位并行数据被缓存在ADC数据缓存器的队列FIFO1中,交叉站上传的数据被以太网接口模块缓存在外设数据缓存器的队列FIFO2和FIFO3中;
(2)、数据整合模块轮询队列FIFO1、FIFO2和FIFO3,其中任意一个队列深度达到256字节时,数据整合模块就启动读此FIFO过程,连续读256个字节,读完后判断是否有其他队列深度达到256字节,如有则切换到读其他队列,如无则进入空闲状态;
(3)、数据整合模块读到的所有数据都被发送到整合数据缓存器的队列FIFO4中,CPU接口模块检测到FIFO4深度达到8192字节的若干倍时,会向CPU发送DMA请求,CPU在响应之后启动读过程,CPU的片选信号和输出使能信号会开始有效,从而桥接器将数据传输给CPU;
(4)、命令数据的下发:CPU直接将写操作转换成对桥接器所对应的物理地址的写操作数据,于是CPU的片选信号线和写使能信号线开始有效,桥接器据此抓取数据总线上的数据,然后数据被发送到命令解析模块进行处理,命令解析模块根据命令号和命令参数确定ADC芯片的采样率和外设设备的参数,紧接着会启动与ADC接口模块和以太网接口模块连接的SPI总线的写操作,将更新的采样率数值和参数数值分别发送给ADC芯片和外设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仪主控站CPU与外设数据传输的桥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整合打包模块为用于数据整合打包的单片机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仪主控站CPU与外设数据传输的桥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命令解析模块为用于对命令数据进行解析并控制ADC芯片以及外设设备工作参数的微控制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仪主控站CPU与外设数据传输的桥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CPU接收到DMA请求后,CPU的驱动模块需要完成如下工作以支持桥接器读操作:驱动模块在内核启动后被加载入内核,其初始化函数完成DMA传输各项参数的设定,主要包括指定DMA通道、设置回调函数、设置传输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和传输长度;然后当桥接器发出DMA请求后,桥接器的数据会被DMA传输到预先设定好的环形缓存内,此环形缓冲区总共64MB,以单次DMA传输8192字节为例,则缓冲区内共有8192个单元,环形缓存设有读指针和写指针,内核在每次DMA传输完成之后会自动调用预先设置好的回调函数,回调函数会将写指针加1,当写指针累加到8192之后会折返到0;最后回调函数会更新设置下次DMA传输的各个参数等待DMA请求的到来,如此循环往复;而当用户层应用程序调用桥接设备的读操作时,内核驱动模块会判断此时写指针和读指针之差,如果大于等于用户需求的数据量则读取成功立即返回,否则进程会进入睡眠状态直到下次DMA请求到来有足够的数据可以读为止,至此桥接器完成了整个设备数据读取的桥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7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