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携车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84949.9 | 申请日: | 201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5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耀煌 |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托杆 旋钮 固定杆 连接杆 架体 第一滑块 离合装置 直线位移 携车架 连动 枢转 直觉化操作 平躺位置 倾斜位置 使用位置 收折位置 旋转操作 便利性 介面 枢接 省力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车架,包含有:一架体,具有一托杆及一与该托杆枢接的固定杆;一连接杆;一第一离合装置,连接于该托杆与该固定杆间,具有一可供旋转的第一旋钮及一与该第二旋钮连动而进行直线位移的第一滑块,而使该托杆与该固定杆可于一立直位置至一平躺位置间进行枢转定位;一第二离合装置,连接于该架体与该连接杆间,具有一可供旋转的第二旋钮及一与该第二旋钮连动而进行直线位移的第一滑块,而使该架体与该连接杆可于一使用位置、一收折位置至一倾斜位置间进行枢转定位;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操作介面,而可达到省力、直觉化操作等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车架,特别是一种易折叠操作的携车架。
背景技术
如今,自行车运动风气相当的盛行,与自行车相关的配备也多样化发展,其中可用以将自行车固定在汽车上的携车架便相当受到欢迎。
目前常见的携车架主要概分为二种,分别为设置在汽车车顶的车顶式携车架及设置在汽车车尾的后背式携车架(或称车尾式携车架),而其中后背式携车架由于组装方便,且较不受限于车种类别,因此在市场上的接受度最高。
但是,由于此种后背式携车架无论固定在汽车上时或自汽车上拆下时,其体积均相当之庞大,而有占用收纳空间的问题。因此市面上已有多种可进行收折的携车架,以达到缩减体积而便于收纳的功效。然而,目前可进行收折的携车架主要利用螺栓在多数定位孔间进行选择性结合或由弹性拉销在多数定位孔间进行选择性结合,来达到离合收折的操作。但此种构造的操作方式有些需要工具(如扳手),有些则以推、拉方式进行操作,但却既不省力也不够直觉化,使之仍有诸多需改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携车架有着操作上较为费力、操作介面不够直觉化等不够便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携车架,包含有:一架体,具有一托杆及一与该托杆枢接的固定杆;一连接杆;一第一离合装置,连接于该托杆与该固定杆间,具有一可供旋转的第一旋钮及一与该第二旋钮连动而进行直线位移的第一滑块,而使该托杆与该固定杆可于一立直位置至一平躺位置间进行枢转定位;一第二离合装置,连接于该架体与该连接杆间,具有一可供旋转的第二旋钮及一与该第二旋钮连动而进行直线位移的第一滑块,而使该架体与该连接杆可于一使用位置、一收折位置至一倾斜位置间进行枢转定位。
优选地,该托杆具有一底杆、至少二个托盘及一第一滑移座,所述托盘分别设置于该底杆两端上,该第一滑移座固接于该底杆上,以供该第一离合装置设置。
优选地,该固定杆具有一立杆及至少一个勾具,该立杆一端枢接于该托杆的底杆上,该勾具设置于该立杆上,并能够沿该立杆进行滑移定位。
优选地,该架体的托杆具有一第一滑移座,该第一滑移座具有二相隔预定间距且呈平行的第一滑移板,该各第一滑移板的内侧面上具有一第一滑移弧槽,并于该第一滑移弧槽的一端向下延伸有一第一立直定位槽,而于该第一滑移弧槽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有一第一折叠定位槽;该第一滑块于该第一滑移弧槽、第一立直定位槽与该第一折叠定位槽间进行滑动定位。
优选地,该第一离合装置还具有一第一连接座、一第一驱动座、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一弹簧;该第一连接座固接于该架体的固定杆上,该第一连接座具有一上下延伸的第一限位槽;该第一驱动座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座上,其顶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坡槽,该第一坡槽具有倾斜坡度,呈半圆延伸;该第一旋钮的底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坡道,该第一坡道具有倾斜坡度,呈半圆延伸,该第一坡道接抵于该第一坡槽中;该第一连杆一端与该第一旋钮连接;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且该第一滑块的两端分别穿过该第一连接座的第一限位槽而得以于该第一滑移弧槽、第一立直定位槽及该第一折叠定位槽内进行滑动定位;该第一弹簧抵接于该第一驱动座与该第一滑块间,以提供该第一滑块一适度的弹力。
优选地,当该托杆与该固定杆位于立直位置时,该第一滑块位于该第一立直定位槽内;当该托杆与该固定杆位于平躺位置时,该第一滑块位于该第一折叠定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耀煌,未经刘耀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电动伸缩踏板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第三产业轻巧人性化结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