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足步行机器人的步行运动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4822.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文;刘莉;刘召;陈恳;邬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D1/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步行 机器人 运动 规划 方法 | ||
1.一种用于双足步行机器人的步行运动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流程为:①路径规划:以得到一条由起点到终点的无障碍路径为目标;②路径跟随:跟随①得到的路径求解得到的速度最快的足迹序列;③步态规划:根据足迹序列得到各个关节的驱动关节轨迹,④动力学约束优化;以全向移动小车为模型,以小车不倾覆为动力学约束条件,考虑了足迹变换中的动力学约束,在局部离散足迹间,使用三维线性倒立摆模型,在线生成髋部轨迹,并通过逆运动学,获得驱动关节轨迹;最终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ZMP理论判定稳定性,验证关节轨迹的有效性,并优化全方位运动小车及三维线性倒立摆模型参数,最终实现:快速步行条件下,通过动力学约束的双足步行机器人步行运动规划;全向移动小车模型为:半径为r的球形质量块m集中在高度为h的无质量杆上,该质量块具有转动惯量Jc,其下方是无质量、有一定尺寸的全向移动小车;质量块受重力G,小车受地面反力N;模型在二维平面内做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分段连续的平动和转动,运动过程中需保证小车不发生倾覆;其中为步幅,(xN,yN)地面反力的作用点在水平面中的坐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由于地面对小车提供的摩擦作用力有限,需保证机器人与地面不发生滑动,将旋转力矩与重力大小的比值定义为μ,设定在第k+1步的时间段(tk,tk+1)内,定义χ和γ是(tk,tk+1)时间段内对应的步长,φ为对应的旋转角度,则得到仿人机器人步幅之间的约束关系;Δx,Δγ,是步幅的变化量:
路径跟随的方法为:采用上文所述的全向移动小车模型,机器人重心位置即小车的集中质量块位置;在摆动足落地时对运动状态采样,形成离散的重心位置序列,假定步行周期不变,则运动状态序列为等时间间隔采样序列{P0,P1,…,Pn-1,Pn},小车的运动状态向量Pk为(xk,yk,θk)分量表示小车在全局环境坐标系下的位姿,即重心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和位姿角,分量表示这一步的位姿相对上一步位姿的变化量,即步幅参数;Pk的状态转移方程如式(2-1):
是期望的步幅参数,为系统输入变量;是由步幅前后动力学约束关系求得的本步的步幅参数;若χcmd,γcmd,χk-1,γk-1,满足约束方程,即不等式组(1-6):将
代入式(1-6),则式(2-1)可化为式(2-2):
若不满足约束方程,则取与原输入变量最接近的变量,即欧式距离最小的变量作为新的输入变量;得到的状态转移方程与式(2-2)类似,只是用代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足步行机器人的步行运动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式(2-1)所描述的重心运动状态序列,为机器人髋部运动轨迹序列,其最终需转换为落地足运动轨迹序列,在状态变量中加入左右摆动足的布尔型状态变量L={true,false},以分别表示下一步足迹是左脚落地或右脚落地,从而得到考虑步幅连接动力学约束的足迹转移状态方程,如式(2-3):
假设机器人在2维平面环境下步行运动,其所跟随的采样路径q采用离散点序列方式进行三维路径描述,描述机器人完整位姿(xk,yk,θk),即某个时刻机器人状态中的位置分量和姿态角,期望路径用Q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未经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8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