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动力厂辐射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4521.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超;王勇;孙元君;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02 | 分类号: | G01T1/02;G07C9/32;G07C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动力 辐射 控制区 出入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动力厂辐射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包括中央服务器层、分服务器层、工作站层、硬件设备层,每一个建设周期内的辐射控制区分别设置一套分服务器层、工作站层和硬件设备层的设备;硬件设备层包括个人剂量监测与管理设备模块、个人表面污染监测设备模块、厂区出口人员车辆监测设备模块及保健物理监测设备模块,工作站层中设有分别与各个设备模块相对应的工作站,各个设备模块将监测数据上传至与之对应的工作站;工作站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上传至对应的分服务器,各个分服务器将数据信息上传至中央服务器进行汇总处理。本发明适用于分期建设的多堆厂址统一进行全厂址个人剂量的监测与管理,解决了硬件设备数据接口复杂、控制难兼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核动力厂辐射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核动力厂中,一般在辐射控制区设立卫生出入口,利用一系列控制设备及辐射监测设备组成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对进入辐射控制区的辐射工作人员进出辐射控制区进行监控、对辐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所受剂量照射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一般由以下设备组成:
-个人剂量监测与管理网:
·中央服务器
·系统工作站
·电子个人剂量计(简称“EPD”)
·剂量计读出器
·辐射控制区出入闸门(简称“入口闸门”)
·辐射控制区出口闸门(简称“出口闸门”)
·人员身份识别装置(简称“身份识别仪”)
-就地表面污染监测设备:
·保健物理测量设备
·门框式全身γ表面污染监测仪(简称“C1门”)
·门框式全身β表面污染监测仪(简称“C2门”)
·物品污染监测仪
·手脚污染监测仪
·通过式人员污染监测仪(简称“人员污染监测仪”)
·通过式车辆污染监测仪(简称“车辆污染监测仪”)
传统的核动力厂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因其建设采购计划一般以单堆或双堆为单位执行其功能。随着核动力厂建设发展,各核电厂址基本规划多台机组(2个机组以上),部分辐射工作人员需进入多个辐射控制区进行作业,因此多堆厂址个人剂量的统一监测与管理十分必要。但目前多堆厂址各堆间的个人剂量监测与管理的设备品牌型号较多,硬件数据类型和控制接口复杂,欲实现全厂剂量统一监测与管理需改变传统的系统结构。例如,《群堆运行模式下核电厂的控制区出入监测及其系统联网改造》中介绍了秦山地区现有核电厂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状况及网络硬件配置的改进,该文章中给出的是一种三层结构的核电厂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即服务器--系统工作站--硬件,这种方式会因硬件层的设备不同带来复杂的接口问题,机组分期建成后进行整个核电基地多台机组剂量统一管理和控制非常困难。
传统核动力厂的个人表面辐射污染监测属就地独立运行模式,监测数据不做上传及保存,上述文章中描述的系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考虑核动力厂管理区域网络信息化及利用历史数据优化未来工作模式的需求,个人辐射污染数据的网络化管理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核动力厂辐射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的新结构,使之更适用于分期建设的多堆厂址统一进行全厂址个人剂量的监测与管理,人员剂量实时测量数据、表面污染监测数据、厂区出入口监测数据及工作人员保健物理测量数据联网汇总,形成大数据库,实现数字化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