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84160.3 | 申请日: | 201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焱;夏晶晶;耿纪莹;包旭;周君;姜晴;杨亦慧;李耘;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23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寒区隧道 温度场 围岩 温度场监测 变化规律 控制装置 试验 风速检测装置 气温控制装置 防寒保温 环境气温 加速装置 理论意义 模型列车 外界气温 可靠度 隧道洞 风速 气温 发射 建造 列车 应用 研究 | ||
1.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模型列车加速装置(10),外界气温控制装置(1)、洞内气温控制装置(2)、围岩地温控制装置(3)、隧道模型(6)以及温度和风速检测装置(14),所述的模型列车加速装置(10)与隧道模型(6)相连,中间设有前端保温隔板(5),模型列车支架(9)通过滑块(11)与模型列车加速装置(10)由螺栓进行连接;外界气温控制装置(1)控制试验装置的外界环境温度;洞内气温控制装置(2)控制隧道模型(6)的洞内气温;围岩温度控制装置(3)控制隧道模型(6)的围岩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界气温控制装置(1)内含有变频风机和制冷装置;洞内气温控制装置(2)内含有变频风机和制冷装置;围岩温度控制装置(3)内含有蓄水结构(13)和气压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气温控制装置(1)采用封闭式制冷装置;洞内气温控制装置(2)采用封闭式制冷装置;围岩温度控制装置(3)采用封闭式水循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列车加速装置(10)采用直线电机进行加速,由皮带牵引模型列车(8)高速运行,模型列车(8)采用有机玻璃开模制作以CRH 380和谐号模型为制作蓝本,模型比例为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温度和风速检测装置(14)采用快速温度和风速探头以及采用灵敏度高的数据采集仪;温度和风速检测装置的测试元件分布在隧道拱顶、左右拱脚和左右墙脚处;一共设有11个监测断面,温度测试元件一个断面设有20个,风速测试元件一个断面设有5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隧道模型(6)包括衬砌结构(12)和蓄水结构(13),隧道模型(6)采用曲墙式结构,衬砌结构(12)采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一共有11块组成,每块长度2 m;衬砌结构(12)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构成;衬砌结构(12)外侧设有蓄水结构(13),并通过围岩地温控制装置(3)调节水温进而控制蓄水结构中水温,从而达到控制围岩的地温。
7.根据以上所有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围岩地温控制装置(3)采用恒温水箱加热水体,通过水泵将恒温水箱里面的水送到隧道模型(6)的蓄水结构(13)中,再通过引水管道将水送回恒温水箱,水泵送水压力为2个标准大气压力,其中水温调节范围为0 ℃~30 ℃。
8.一种寒区隧道温度场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开启外界气温控制装置(1)调节模型隧道洞口外界环境气温达到设定温度,其调节范围为-5 ℃~-30 ℃;
b. 开启围岩温度控制装置(3)调节隧道模型(6)中围岩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围岩地温的调节范围为0 ℃~30 ℃;
c. 插入前端保温隔板(5),开启洞内气温控制装置(2)调节模型隧道洞内空气温达到设定温度,其调节范围为-5 ℃~-30 ℃;
d. 通过温度和风速检测装置(14)实时测量并记录隧道洞内风速和围岩温度的变化,得到不同外界气温和围岩温度条件下,隧道洞内径向和纵向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e. 固定外界环境气温、洞内气温和围岩地温,通过调节洞内气温控制装置(2)来调节模型隧道(6)内自然风速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洞口自然风速的调节范围为1 m/s~10 m/s,通过温度和风速检测装置(14)实时测量并记录隧道洞内风速和围岩温度的变化,得到不同风速和持续时间条件下,隧道洞内径向和纵向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f. 固定外界环境气温、洞内气温、围岩地温和自然风速,通过调节模型列车加速装置(10)来调节模型列车(8)的运行速度和频率,列车运行速度范围为1 m/s~30 m/s;通过温度和风速检测装置(14)实时测量并记录隧道洞内风速和围岩温度的变化;得到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和频率条件下,隧道洞内径向和纵向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g. 不断调节环境气温、洞内气温、围岩地温、自然风速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模型列车(8)运行速度和频率,通过温度和风速检测装置(14)实时测量并记录隧道洞内风速和围岩温度的变化,直至试验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1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