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金属材料药型罩的镦挤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4046.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舒大禹;陈强;屈俊岑;吴洋;张帷;赵祖德;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K21/06 | 分类号: | B21K21/06;B21J5/00;C21D1/26;C21D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文巍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金属 材料 药型罩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材料药型罩的制备方法,包括镦挤复合成形,所述镦挤是在三向压应力和变形速率为5~10mm/s的作用下,经过3~10道次的挤压变形,每道次的变形量在3~40%。本发明克服了常规制备方法获得构件表面质量差、内部晶粒尺寸差异大、应力分布不均等技术难题,很好的控制组织均匀性、壁厚一致性,同时还具有生产效率高、工艺稳定性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塑性成形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双金属药型罩精密成形领域。
背景技术
钽具有高密度、高动态延展性和优异的侵彻性能,能够显著提高在大炸高下的侵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是杆式射流(JPC)、爆炸成形弹丸(EFP)药型罩的理想材料之一。钽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是药型罩应用的限制性环节,为了降低材料成本,提升药型罩的侵彻毁伤后效,近年来开发出侵彻后具有引燃毁伤后效的钽锆双金属材料。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表明,国内外针对钽、钽合金药型罩的制造技术,主要有棒材车削加工、板材冲压成形、旋压成形、摆碾成形,如德克萨斯大学的Romero等人对Ta、Mo材料塑性成形锥形壳体研究后认为,采用强烈旋压成形技术可以获得具有微米晶的锥形壳体,表面光亮、晶粒细小尺寸可加速锥形壳体在爆轰作用下射流动态再结晶过程,有利于增强射流稳定性和延长射流破断时间(参见Romero L A.The instability of rapidlystretching plastic jet[J],J.Appl.Phys.,1999,65,3006-3016);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彭海健等人采用摆碾成形技术,加工Ta-W合金薄壁回转体零件,金属流线完整、呈放射状,使薄壁回转体零件周向的性能基本相同,平均晶粒尺寸≤50μm(参见彭海健.钽合金零件的摆辗成形工艺[J],稀有金属,2009,8,597-600)。
这些技术存在的具体不足和缺点:一是棒材车削加工,钽易粘刀,形成啃挤缺陷,且表面粗糙,且加工非常困难、材料利用率低、加工周期长,仅能保证零件的形状结构,不能改善内部组织与性能;二是板材冲压成形织构各向异性大、内部组织混晶严重,不能改善板材轧制的各向异性,同时冲压属于局部成形,钽与锆变形不一致,几何形状不确定,对称性差,尺寸不稳定;三是旋压成形件表面粗糙、尺寸精度难以保证,同时晶粒组织扭曲度大,沿药型罩周向应力分布不均,沿母线方向变形量差异大,晶粒尺寸不均匀,同时精加工过程复杂;四是摆碾成形仅能获得一定形状结构毛坯,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不能满足产品最终使用要求,还需要后续切削加工来达到尺寸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双金属材料药型罩的镦挤成形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金属材料药型罩的制备方法,包括镦挤复合成形,所述镦挤是在三向压应力和变形速率为5~10mm/s的作用下,经过3~10道次的挤压变形,每道次的变形量在3~40%。
优选的,所述镦挤中在坯料表面涂布润滑剂。进一步的,所述镦挤成形的药型罩锥面、球面圆周壁厚差≤0.1mm、表面粗糙度≤Ra0.2μm。
上述双金属材料药型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镦挤后的静态再结晶热处理,所述热处理保温温度1000~1250℃、保温时间1~1.5h,真空度≥3×10-3Pa,再随炉冷却至80~100℃出炉。
上述双金属材料药型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镦挤复合成形前的均匀化热处理,所述均匀化热处理的保温温度700~900℃、保温时间1~3h,真空度≥3×10-3Pa,再随炉冷却至80~100℃出炉。
优选的,上述双金属材料为钽锆材料。
一种双金属材料药型罩的制备方法,包括镦挤复合成形步骤及其后的静态再结晶热处理,经过下列工艺步骤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4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