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型电子驱动架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3532.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钟珅;杨建华;高冯;李晶晶;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B61L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电子 驱动 架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型电子驱动架构,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电子驱动单元,用于接收计算机联锁相关驱动命令,驱动外部信号机设备或道岔设备,并采集信号机设备或道岔设备相关状态信息,将采集到的相关状态信息发送至计算机联锁系统,从而实现信号的正常开放、关闭,道岔的单独操纵、锁闭和解锁。本发明通过电子驱动单元与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的选、排、锁闭和解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型电子驱动架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复杂继电器电路实现控制逻辑进而控制室外设备(转辙机、信号机等),一般需要设置若干个继电器架放置大量的继电器,占用大量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继电电路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控制方式不够灵活,逻辑关系复杂。(2)采用大量的继电器,系统占用空间大,增加系统故障点,维修工作量大。(3)维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为故障。(4)无自检功能,施工过程中易存在工程隐患。
为了顺应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现有继电器构成执行电路的升级换代是大势所趋。综合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高效实时的网络通信手段,高可靠性的微电子器件,研究并设计具有智能化全电子驱动单元,并与现代计算机联锁共同构成的安全型电子驱动单元,是今后发展方向。
故,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型电子驱动架构,从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型电子驱动架构,包括计算机联锁系统、全电子驱动单元以及外部执行设备,其中,
所述全电子驱动单元通过网络接入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用于接收计算机联锁驱动命令并对该命令进行解析后发出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外部执行设备,以及采集所述外部执行设备状态信息并反馈至计算机联锁系统;
所述全电子驱动单元与所述外部执行设备之间采用I/O接口通讯;
所述全电子驱动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网络接口设备(1)、第二网络接口设备(2)、第一电源供电设备(3)、第二电源供电设备(4)、冗余切换设备(5)、第一控制单元(6)、第二控制单元(7)、第一执行机构(8)、第二执行机构(9)和继电器驱动单元(10),其中,
所述第一网络接口设备(1)和第二网络接口设备(2)互为热备冗余,用于与计算机联锁系统通信,接收计算机联锁驱动命令以及将采集到的外部执行设备状态发送至计算机联锁系统;
所述第一电源供电设备(3)和第二电源供电设备(4)互为冗余电源,用于系统供电;
所述冗余切换设备(5),用于切换冗余电源;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6)和第二控制单元(7)均包括微处理器MCU,并构成冗余MCU,用于解析接收的计算机联锁驱动命令并发出驱动信号给所述第一执行机构(8)和第二执行机构(9),以及将所述第一执行机构(8)和第二执行机构(9)采集到的外部执行设备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接口设备(1)和第二网络接口设备(2);
所述第一执行机构(8)和第二执行机构(9)互为冗余结构,用于接收驱动信号并驱动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10)执行驱动命令以及采集外部执行设备状态并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单元(6)和第二控制单元(7);
所述继电器驱动单元(10)用于实现驱动命令的执行以及外部执行设备状态的反馈。
优选地,所述外部执行设备至少包括转辙机和信号机,所述转辙机用于转换锁闭道岔尖轨或心轨,以及监督联锁区内道岔尖轨或心轨的位置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3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