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577.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5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B32B37/12;B32B38/10;B32B37/00;B32B37/10;B32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强板 纯胶层 柔性线路板 粘贴 第二表面 感压胶层 剥离 剥离膜 补强 去除 制作 表面粗糙度 一次性剥离 表面粘贴 第一表面 化学药剂 生产效率 制作过程 离型纸 分层 压合 脏污 清洗 | ||
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的制作方法,具体在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设计需求制作补强板;步骤二:采用化学药剂清洗补强板,增加补强板表面粗糙度,同时去除脏污;步骤三:在补强板第一表面上粘贴纯胶层;步骤四:在纯胶层的表面粘贴感压胶层;步骤五:根据设计需求,在补强板的第二表面捞型多个独立的单元,且捞型作业的深度延深至纯胶层;步骤六:在补强板的第二表面粘贴剥离膜,在用剥离膜剥离补强板废料的同时去除感压胶层;步骤七:在纯胶层上粘贴离型纸。本发明可一次性剥离废料,并且剥离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剥离废料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采用两次压合,避免了制作过程中出现气泡、分层和脱落等现象,提升柔性线路板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线路板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线线路板(FPC)以其轻、薄、体积小、可挠曲、能立体布线而成为印刷电路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种。随着电子、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要求仪器设备小型化、轻量化、高可靠性和简化装配过程,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传统的硬质线路板已不适合使用,需要使用的是具有优异性能的柔性线路板(FPC)。柔性线路板(FPC)基材是由绝缘塑料薄膜与铜箔用胶剂粘接而成。但是由于整个线路板为柔性材料,打上元器件后因还可以弯曲会出现元器件焊脚崩裂,为了提高线路板的可靠性会在打元器件部位粘贴补强以增强该部位的局部强度。
通常柔性线路板所使用的补强材料一般为PI、钢片或FR-4。其中FR-4是一种耐燃材料等级的代号,所代表的意思是树脂材料经过燃烧状态必须能够自行熄灭的一种材料规格,它不是一种材料名称,而是一种材料等级,因此目前一般线路板所用的FR-4等级材料就有非常多的种类,但是多数都是以所谓的四功能(Tera-Function)的环氧树脂加上填充剂(Filler)以及玻璃纤维所做出的复合材料。根据使用的用途不同,行业一般称为:FR-4Epoxy Glass Cloth、绝缘板、环氧板、环氧树脂板、溴化环氧树脂板、FR-4、玻璃纤维板、玻纤板、FR-4补强板、FPC补强板、柔性线路板补强板等。
一般在进行柔性线路板的FR-4补强批量生产时,需要将一批FR-4补强排版在一整块FR-4补强板材上,之后再将单个FR-4补强一一捞型下来。目前业界制作柔性线路板FR-4补强工艺是贴纯胶→覆垫板→捞型→剥离废料,因FR-4补强被捞型成多个独立单元完全紧密结合在垫板上,在剥离废料这道工序中必须采用人工逐个剥离的方法,一张柔性印刷线路板上需要粘贴FR-4补强的部位经常是几十个甚至更多,采用人工逐个剥离的方法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且因人工作业熟练度不同也会再次产生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一次性剥离废料,并且剥离干净,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柔性线路板补强的制作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线路板补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在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设计需求制作补强板;
步骤二:采用化学药剂清洗补强板,增加补强板表面粗糙度,同时去除脏污;
步骤三:在补强板第一表面上粘贴纯胶层;
步骤四:在纯胶层的表面粘贴感压胶层;
步骤五:根据设计需求,在补强板的第二表面捞型多个独立的单元,且捞
型作业的深度延深至纯胶层;
步骤六:在补强板的第二表面粘贴剥离膜,在用剥离膜剥离补强板废料的同时去除感压胶层;
步骤七:在纯胶层上粘贴离型纸。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
所述步骤三具体为:
3.1将纯胶层铺设在补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