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ε-聚赖氨酸的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155.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华;宋影;刘鹤;董蕴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元华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N37/44;A01N37/46;A01N25/14;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赖氨酸 防治 植物 病毒 药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ε-聚赖氨酸的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ε-聚赖氨酸是新型的食品防腐剂,由微生物代谢生产而成,无毒、无残留,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医疗和化妆品等领域,在防治作物霉菌病的农药中作为增效剂、以及在肥料中作为辅料已有报道,但在防治植物病毒病害方面未见应用报道。ε-聚赖氨酸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甘氨酸:甘氨酸又名氨基乙酸(Aminoacetic acid),可用作生化试剂、医药、饲料和食品添加剂,用途广泛。因甘氨酸为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两性离子,故有很强的缓冲性,常用作缓冲剂,在配制农药时一般起稳定剂作用,其本身也有抗病毒作用。
嘧肽霉素:属胞嘧啶核苷类新型抗植物病毒病害的作用,在本发明人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CN1676524A中已经公开,是由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chygruscopicus)产生,对植物病毒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产品低毒、低残留,作为农药应用可破坏病毒结构、降低病毒粒体浓度、提高植株抵抗病毒的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病毒病的功效,还可诱导植物体产生抗性蛋白,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本发明将ε-聚赖氨酸应用于抗植物病毒农药技术领域,并与甘氨酸、嘧肽霉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共同使用,效果更佳。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ε-聚赖氨酸的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ε-聚赖氨酸的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ε-聚赖氨酸、甘氨酸、嘧肽霉素和填料。
优选的,所述的填料和助剂包括:硅藻土、白炭黑和木质素磺酸钠。
优选的,所述的药剂组合物可加工成1%~85%的可湿性粉剂。
优选的,所述的植物病毒病可以是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病毒病中的任意一种,如水稻条纹叶枯病、番茄病毒病、黄瓜花叶病、烟草花叶病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将以上物质组合配制,具有以下优点:①ε-聚赖氨酸、甘氨酸和嘧肽霉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抗病毒增效作用显著。②防病谱广,对多种寄主植物的多种病毒病害均有显著的防治作用。③诱导植物产生免疫性,可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防御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和对抗药性产生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绿色植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湿性粉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配制100公斤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成分:ε-聚赖氨酸2.5公斤,甘氨酸2.0公斤,嘧肽霉素1.0公斤,木质素磺酸钠10.0公斤,硅藻土45.0公斤,白炭黑余量。
该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5.5%。
实施例2
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配制100公斤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成分:ε-聚赖氨酸5.0公斤,甘氨酸4.5公斤,嘧肽霉素0.5公斤,木质素磺酸钠8.0公斤,硅藻土40.0公斤,白炭黑余量。
该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10%。
实施例3
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配制100公斤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成分:ε-聚赖氨酸15.0公斤,甘氨酸14.5公斤,嘧肽霉素1.5公斤,木质素磺酸钠6.5公斤,硅藻土20.0公斤,白炭黑余量。
该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30%。
实施例4
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配制100公斤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成分:ε-聚赖氨酸30.0公斤,甘氨酸21.0公斤,嘧肽霉素4.0公斤,木质素磺酸钠12.5公斤,硅藻土12.5公斤,白炭黑余量。
该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55%。
实施例5
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配制100公斤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成分:ε-聚赖氨酸65.0公斤,甘氨酸5.0公斤,嘧肽霉素5.0公斤,木质素磺酸12.5公斤,硅藻土7.5公斤,白炭黑余量。
该可湿性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占85%。
应用实例1
ε-聚赖氨酸、甘氨酸、嘧肽霉素混合制剂对水稻病毒病的防治作用。
本试验安排在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试用地为平原地块,土壤为壤土。栽培管理按照试验田统一生产规范进行。
1.供试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元华,未经吴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