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干燥粉碎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077.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点金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29/00 | 分类号: | A01F29/00;A01F29/06;A01F29/09;A01D82/00;F26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干燥 粉碎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干燥粉碎设备,包括上部腔体(1)、中部腔体(2)和下部腔体(3),上部腔体(1)、中部腔体(2)和下部腔体(3)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所述上部腔体(1)的侧部设置有秸秆进料筒(4),秸秆进料筒(4)与上部腔体(1)连通,秸秆进料筒(4)上设置有密封盖板(5);所述中部腔体(2)内设置有秸秆粗切组件,下部腔体(3)内设置有秸秆粉碎组件;所述上部腔体(1)内设置有喷气主管(6),喷气主管(6)的一端设置于上部腔体(1)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干燥粉碎设备,属于农用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现在农村广泛存在将秸秆焚烧处理的情况,秸秆焚烧会造成雾霾天气,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将秸秆粉碎后不仅可以作为有机肥料,还能够作为粗饲料使用。新鲜的秸秆由于内部含有大量的水分导致其纤维韧性较高,不易粉碎成末。并且秸秆在回收的过程中里面会混合有大量的粉尘沙土等物质,在秸秆粉碎后,粉尘沙土存在于粉碎的秸秆中,使得秸秆末中杂质较多,影响了秸秆末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干燥粉碎设备,在粉碎前干燥秸秆,降低其纤维的韧性,并去除秸秆内的粉尘沙土等杂质,提高了粉碎后的秸秆末的质量。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秸秆干燥粉碎设备,包括预切腔体、干燥除尘腔体和粉碎腔体,预切腔体、干燥除尘腔体和粉碎腔体连通;所述预切腔体内设置有秸秆预切组件,预切腔体上端面上设置有秸秆放入通道,粉碎腔体内设置有秸秆粉碎组件;所述预切腔体与干燥除尘腔体之间设置有加压管道,加压管道的一端与预切腔体的下端连通,加压管道的另一端与干燥除尘腔体的下端连通;所述加压管道上靠近预切腔体的一端上连通有压缩空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上连接有若干辅助加压管,辅助加压管的端部设置于压缩空气管道内并与压缩空气管道连通;所述粉碎腔体的下端与干燥除尘腔体的上端连通,粉碎腔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秸秆粉末排出管;所述干燥除尘腔体外设置有粉尘收集腔体,干燥除尘腔体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粉尘通孔,干燥除尘腔体通过粉尘通孔与粉尘收集腔体联通;所述粉尘收集腔体侧壁上有清理盖板,粉尘收集腔体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秸秆从秸秆放入通道放置于预切腔体内,通过预切腔体内的秸秆预切组件将秸秆切小,切小后的秸秆进入到加压管道,通过压缩空气管道、辅助加压管吹出的高压空气将切小的秸秆吹送至干燥除尘腔体,秸秆在经过干燥除尘腔体时,高压空气将秸秆内的粉尘通过粉尘通孔吹送至粉尘收集腔体内,而秸秆通高压空气被吹送至粉碎腔体,通过粉碎腔体内的秸秆粉碎组件将秸秆粉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粉尘收集腔体内设置了加热管,加热管加热粉尘收集腔体内空气进而加热干燥除尘腔体,提高干燥除尘腔体的温度,秸秆通过干燥除尘腔体时被同时干燥。使用秸秆预切组件将秸秆切小起到了方便秸秆被高压空气吹送,并且切小后的秸秆能够更加快速的干燥。
优化的,上述秸秆干燥粉碎设备,所述干燥除尘腔体内设置有若干隔板,相邻的两个隔板分别与上部腔体相对的两个内壁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隔板,加长了秸秆在干燥除尘腔体的行进通道,延长了行进的时间,这样秸秆内的粉尘能够更加彻底的被吹送至粉尘收集腔体,增加高压空气的除尘时间,提高除尘效果。并且由于通道的延长,秸秆的行进时间也随之延长,能够使得秸秆更加彻底的干燥。
优化的,上述秸秆干燥粉碎设备,所述隔板与上部腔体的内壁呈锐角夹角,隔板向干燥除尘腔体内部顶端面方向倾斜。
隔板与上部腔体的内壁呈锐角夹角,这样可以方便秸秆向上吹送,防止秸秆在隔板下端面死角处集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点金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点金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