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山地城市土壤流失的材料和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1825.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喻尚柯;古励;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唐开平 |
地址: | 40004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山地 城市 土壤 流失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山地城市土壤流失的材料和治理方法,该材料包括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还包括芦苇秆粉末,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芦苇秆粉末按质量比1∶1000~3000混合。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收割后的芦苇秆风干,再用植物粉碎机将芦苇秆粉碎至0.5~2mm;步骤2、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步骤1所得的芦苇秆粉末按质量比1∶1000~3000混合;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材料与表层土壤按1:10~40的质量比均匀混合;步骤4、将步骤3的材料按2~10kg/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理山地城市土壤流失的材料和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重庆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属于生态脆弱区。同时,重庆也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地带,在原生脆弱生态环境和不合理人类开发活动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时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径流和泥沙本身就是一种面源污染物,而且又是污染物主要携带者,所以水土流失会给水体水质带来严重影响。氮、磷等污染物在降雨时所产生的径流冲刷作用下,由径流和泥沙携带,最终到达受纳水体,进而破坏水体环境。水土流失既是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形式,同时又是面源污染物流失的载体和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目前,在国内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应用聚丙烯酰胺(PAM)改良土壤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生态防治措施。PAM是一种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可溶于水且具有很强的黏聚作用。PAM能够维护土壤团聚体的结构并形成新的团聚体,与水相互作用产生的黏聚作用能有效缓解雨滴对土壤的表面打击并抑制结皮的形成,从而阻止细小的土壤随水流失。虽然PAM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PAM价格昂贵,单纯使用PAM以缓解水土流失经济效益不高。我国芦苇资源十分丰富,芦苇可吸收水体中部分的氮、磷,但是如果秋冬季节未对芦苇进行收割,这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氮、磷会随着植物的枯萎、死亡而被微生物缓慢分解重新释放回到水体。然而收割的芦苇秆通常都作为燃料,未能得到合理利用。目前,没有关于芦苇秆与PAM混合的新型材料应用于控制土壤泥沙流失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治理山地城市土壤流失的材料,它能在土壤中形成密实的保护层,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土壤流失,又能降低水体面源污染风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理山地城市土壤流失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理山地城市土壤流失的材料包括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还包括芦苇秆粉末,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芦苇秆粉末按质量比1∶1000~3000混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使用上述材料治理山地城市土壤流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收割后的芦苇秆风干,再用植物粉碎机将芦苇秆粉碎至0.5~2mm;
步骤2、选择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与步骤1所得的芦苇秆粉末按质量比1∶1000~3000混合,得到本发明的材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材料与表层土壤按1:10~40的质量比均匀混合;
步骤4、将步骤3的材料按2~10kg/m
本发明的原理是:
APAM在吸水溶胀后,APAM 很长的分子链中的一部分吸附了土壤颗粒,而其很长的尾部仍在溶液中,将土壤颗粒桥接在一起而絮凝水中的泥沙形成网状结构,产生凝聚作用,使坡面土壤颗粒粘结在一起,土壤表层结构变得稳定而不容易被径流冲刷侵蚀,因而施加 APAM后径流中含沙量减少,随泥沙流失的氮、磷也相应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