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HKUST-1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1708.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韬;陈艺珮;穆学良;赵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张金荣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金属 有机 框架 材料 hkust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HKUST‑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水热法将铜源和苯三甲酸制成混合液,将混合液干燥得到初始HKUST‑1固体;S2:初始HKUST‑1固体研磨成粉末,溶解于甲醇中进行活化,将活化后的沉淀物干燥,制得HKUST‑1材料。本方法在常压和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可以防止产生副产物,反应条件安全,操作方便,独特的活化方法可以使制备的HKUST‑1的比表面积达到1600m2/kg,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吸附能力和化学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HKUST-1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通过无机金属离子与多功能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材料,其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孔道尺寸可调及拓扑结构多样性等特点,在气体储存、吸附分离、催化和分子传感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MOFs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已经受到各界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
HKUST-1是被广泛研究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之一,目前大部分HKUST-1的制备的铜源和苯三甲酸的用法和用量都是很接近,同时制备条件从超声波,机械研磨,电化学,水热法这几个方向去发展。由于HKUST-1自身的热稳定较差,而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具有优良热稳定性的HKUST-1,因此水热法成为主要的研发制备方法。
在现有的水热法制备过程都是单独制备铜源溶液和苯三甲酸溶液,然后再将其混合加热,倒入高压反应釜中,在高温下进行反应,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在这样的长时间高温反应条件下,会有一些随之产生杂质,如氧化亚铜等,必然会在制备过程中掺杂到HKUST-1颗粒中,影响材料的孔隙大小。得到初始HKUST-1后需要进行活化,现有的活化技术是将初始的HKUST-1浸泡于乙醇或甲醇中三到四次,添加活性剂进行真空干燥活化,但这种方法不能高效取出残留物,会有部分残留未反应的反应物存留在成品中,影响产品品质。通过现有的水热法制备的HKUST-1材料的比表面积在700~1500m2/g,其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无法保证。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HKUST-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水热法将铜源和苯三甲酸制成混合液,将混合液干燥得到初始HKUST-1固体;
S2:初始HKUST-1固体研磨成粉末,溶解于甲醇中进行活化,将活化后的沉淀物干燥,制得HKUST-1材料。
较佳的,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00:称量Cu(NO3)2·3H2O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铜源溶液,称量均苯三甲酸溶解于乙醇中得到均苯三甲酸溶液;
S110:将铜源溶液和均苯三甲酸溶液分别加热后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
S120:第一混合液加热,加热过程中进行搅拌;
S130:第一混合液降温后放入烘箱进行干燥,得到初始HKUST-1固体。
较佳的,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200:将初始HKUST-1固体研磨成粉末,溶解到甲醇中得到第二混合液;
S210:将第二混合液回流加热;
S220:将回流加热后的第二混合液进行离心;
S230:倒掉上清液,将下层沉淀物放入烘箱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未经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