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协商信任度分析模型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0695.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4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夏冬梅;张宇;蒋旭宏;陈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任度 信任协商 协商 分析模型 协商过程 动态变化 动态建立 过程动态 敏感信息 参与方 敏感度 量化 分析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商信任度分析模型建立方法。在现有的信任协商建立过程中,协商参与方采取的协商策略一般都是不变的,但是实际情况中,根据协商的推进,很可能存在信任度的演化,需要根据信任度的变化不断调整协商策略,才能达到协商过程的动态建立,从而更安全、高效的控制敏感信息的披露。因此,本发明通过分析信任协商过程中的信任敏感度的得益和信任度动态变化情况,量化了信任协商过程,根据资源比重的权衡来控制协商过程采取相应的谨慎或热心的态度,并由此给出了自动信任协商过程动态建立的一种协商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任协商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存在一个信任度演化的过程。例如,从最初的相互陌生;到逐步建立信任;再到随着时间推移信任度可能会变化:可能在最初的信任基础上再逐步加强信任,也可能相互减少了交往,信任逐渐消亡。
在开放网络环境下,实体间进行网络交互的信任现象与现实社会信任现象存在相似性,也存在一个信任度变化的过程:在相互陌生阶段,网络实体彼此之间通常没有任何交互,信任度是零;在信任逐步建立阶段,通过对身份的认证或通过信任素材的收集及分析,根据交互情况,评估出的对方信任度,并根据信任度大小作出行为决策;而信任度将随时间、上下文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有可能随着交互增多,加强信任,也有可能随着交互缺失,信任消亡,此时实体之间尽管不陌生,而信任却不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将相互陌生。
由于信任协商是开放网络环境下实体交互的一种,因此协商过程也必定有信任度演化的客观存在。而在传统的信任协商中,往往对协商方的协商策略都是默认保持不变的,但是实际情况是:随着协商的深入,协商方对对方的信任度也往往发生着变化,而根据信任度的高低,协商方也希望能变换谨慎抑或热心的策略来完成协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信任度变化来建立协商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协商信任度分析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记A为协商请求方,B为协商响应方,协商信任规则集为P,协商请求方A的信任规则集记作PA,协商响应方B的信任规则集记作P
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目的地
- 下一篇:一种通信设备零售服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