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警式电线杆防撞筒的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9378.X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8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姜绍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善树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E04H12/00;G01C9/00;G01H17/00;G01J1/42;G01S11/14;G01S15/08 |
代理公司: | 11724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永虔<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光报警装置 太阳能电池板 拆装方便 充电方式 缓冲碰撞 连接牢固 多层级 防撞筒 人性化 预警式 传感器 电线杆 冲击力 配合 预警 报警 节能 智能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警式电线杆防撞筒的报警方法,拆装方便,能够分多层级缓冲碰撞冲击力,并且与地面之间连接牢固;采用多种传感器互相配合,能够根据检测到的信号提前做出预警,更加智能和人性化,并且危险解除后能够及时关闭声光报警装置,更加节能;采用由两种充电方式相配合,更加可靠,并且能够使太阳能电池板得到有效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杆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警式电线杆防撞筒的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杆是基础的电力设施,在电力设备架设过程中,电线杆必不可少,用于支撑导线、绝缘子、金具等,大部分电线杆都埋设在道路两侧,但是个别情况下由于道路改造等特殊情况,不得不将电线杆设在道路中央,道路车辆与电线杆发生刮碰撞的情况时有发生,电线杆因此倾倒或者断裂致使电力传输中断,因此也需要保护措施来避免此种情况,现有技术已经存在防撞筒对电线杆进行保护的方案。
申请日2015.04.02,申请号201520224300.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警示性强的防撞电线杆,包括主杆、防撞筒、太阳能电池板和LED灯珠带,所述主杆竖直安装,其下端埋没在地面下方,主杆露出地面的一段包裹有两个半圆筒状的防撞筒,所述两个防撞筒相对扣接形成一个圆筒,防撞筒由混凝土浇筑,防撞筒的下平面与地面紧密接触,在防撞筒内部设置有铁丝网,在每个半圆筒状的防撞筒相连接边缘内部设有筒状耳,所述筒状耳为一段铁管,每个防撞筒上筒状耳的数量为两个,本装置通过在主杆露出地面的一端包裹防撞筒,缓冲主杆在受到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主杆出现断裂,并通过设置LED灯珠带、警示带和反光带实现了全天候电线杆的防碰撞效果。但是其仍存在以下问题:一、该装置采用混凝土浇筑防撞筒,施工和安装较为繁琐;并且所述防撞筒虽然保证了较高强度,但是缺乏缓冲机构,对于发生意外从而碰撞在所述防撞筒上的行人或者机动车来讲,造成较大的损害;其防撞筒下面与地面之间缺乏固定结构,发生碰撞时整个防撞筒容易连根拔起;二、该装置的LED灯珠带、警示带和反光带等通过视觉效果进行警示,手段较为单一,并且通过光感应开关进行控制,所述LED灯珠带在夜间常亮,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并且其不能自动检测危险信号并根据危险信号进行智能化的提前预警,当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时,LED灯珠带的警示作用有限,当驾驶者开始刹车时已经来不及从而发生撞击;三、在连续阴雨天等状况下,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采集不到足够太阳能会造成供电不足;该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支架安装在在主杆的中部外侧,当发生大风天气或者扬沙等天气,容易对太阳能电池板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预警式电线杆防撞筒的报警方法,拆装方便,能够分多层级缓冲碰撞冲击力,并且与地面之间连接牢固;采用多种传感器互相配合,能够根据检测到的信号提前做出预警,更加智能和人性化,并且危险解除后能够及时关闭声光报警装置,更加节能;采用由两种充电方式相配合,更加可靠,并且能够使太阳能电池板得到有效保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警式电线杆防撞筒的报警方法,应用于一种预警式电线杆防撞筒,主要包括外筒(1)、内筒(3)、上盖(4)、还包括分级溃缩杆(5)、多元传感装置、控制装置(7)、声光报警装置(8)、可充电电池(9)、太阳能充电装置(10)、CT充电装置;
所述外筒(1)包括两个相对扣合并可拆卸连接的半圆形的子外筒,所述外筒(1)上方周向均布有第一螺孔(1a),所述外筒(1)内壁上还设有控制箱(1b);
所述底座(2)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筒(1)下方外延,所述底座(2)上端面与外筒(1)外壁之间周向均布有三角形的加强筋(2a),所述底座(2)外沿周向均布有用于固定在底面上的第一带孔凸耳(2b);
所述内筒(3)设在外筒(1)内部,所述内筒(3)包括两个相对扣合并可拆卸连接的半圆形的子内筒,所述内筒(3)套在电线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善树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善树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9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