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涉水桥墩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9000.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4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杰;罗悦寒;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2B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邹新华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板 桥墩 桥墩防护装置 桥墩底座 涉水 支架 可拆卸固定连接 水平横截面 侧向力作 从上至下 紧固连接 连接装置 螺旋锚杆 线性递增 可拆卸 内固定 卡箍 底座 河床 河水 分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水桥墩防护装置,用于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包括可拆卸紧固连接在桥墩上的卡箍,用于将河水分流的导流板,以及连接所述导流板和卡箍的连接装置,所述导流板由两块固定连接的平板组成,水平横截面呈V型且从上至下尺寸线性递增;所述导流板的V型夹角内固定设置有固定连接导流板的两块平板的支架,所述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扎入在河床底部的螺旋锚杆。本发明通过在桥墩的底座迎水侧固定安装,能够通过导流板直接将水流分为两侧,直接避免了水流对桥墩底座的冲击,而水流会在桥墩处产生的回旋窝,从而完全避免了水流的巨大侧向力作用于桥墩底座,达到保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维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涉水桥梁的桥墩维护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涉水桥墩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发达,道路需求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约20年前,我国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那时候中国的高速公路的路面情况,宽度,以及车辆奔驰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标准等均不及现在的高速公路,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遇到沟壑或者山脊时,通常是采用迂回的方式进行规避,而不会选择直线通行,最为典型的就是成渝高速公路,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架桥技术尚不成熟,对于险要地带的桥梁架设的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在高速公路的修建时,不能以道路的平直和距离的最短作为优先考虑的要素。而现在,无论是在修建高速公路还是高速铁路都是严格以车辆最短通行时间,道路的平直度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这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得益于我国飞速发展并发展成熟的架桥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跨度超过100米的有桥墩的涉水大桥都有数万座,西南地区尤为较多,每年因花费在桥墩的检测维护的费用非常巨大。由于桥墩在建设的时候是严格按照建造期的地质情况进行测绘和修建,尤其是建造于河床上的桥墩,虽然对于桥墩的底部有安全系数的余量估算,以及河水冲刷的侵蚀保留,但现实情况依然出现了大量的桥墩底部承重钢筋外露,腐蚀,甚至导致桥墩重新加强或者重建,这对于桥梁的二次修复产生的费用非常高昂。为此,需要一种避免桥梁二次修复对桥墩产生保护的装置。现有技术中尚未专门为桥墩设计保护装置,通常是将桥墩设置呈圆柱形或者在迎水面设置呈弧形,尽可能的减少阻力,避免桥墩承受过大的侧向力,影响桥梁的稳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水桥墩防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桥梁没有保护装置,长时间在河床上受到水流冲刷导致桥墩底座受损,影响桥梁寿命的问题;同时,解决桥墩在湍急水流的冲击下,受到的侧向力较大,影响桥梁安全性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涉水桥墩防护装置,用于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包括可拆卸紧固连接在桥墩上的卡箍,用于将河水分流的导流板,以及连接所述导流板和卡箍的连接装置,所述导流板由两块固定连接的平板组成,水平横截面呈V型且从上至下尺寸线性递增;所述导流板的V型夹角内固定设置有固定连接导流板的两块平板的支架,所述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扎入在河床底部的螺旋锚杆。
工作原理及安装方法:首先,在安装本发明的时候要根据安装地质的不同进行区别安装;若安装地质属于鹅卵石或者岩石结构,则需要用与螺旋锚杆尺寸相匹配的钻杆对河床进行预钻孔,否则,会导致螺旋锚杆不能直接伸入河床,从而不能达到最佳的紧固效果。若安装的地质属于砂石结构,那么则不需要进行预钻孔,并且需要采用较大直径的螺旋锚杆,并采用长度大于两米的螺旋锚杆,以确保螺旋锚杆能够具有足够的稳定效果。
根据实际安装的地质情况后,利用脚手架在河床上搭建临时安装支架和安装台,并用锚杆安装扭力机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定位安装好第一根螺旋锚杆后,用吊绳将导流板吊起,测量支架上用于连接螺旋锚杆的位置的距离和方位,以已经安装完毕的第一跟螺旋锚杆为基准在河床上进行定位,并重复第一根螺旋锚杆安装的步骤,将余下的多根螺旋锚杆安装在河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9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