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桃贮藏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7769.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章豪;陈若霞;吴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贮藏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桃贮藏保鲜方法,在桃采摘后,在桃表面按照每100公斤桃均匀喷洒1~1.2L甲基硫菌灵药剂的比例进行处理,甲基硫菌灵药剂的浓度为500~1000mg/L。本发明桃贮藏保鲜方法简单,使用甲基硫菌灵药剂处理桃,能够维持桃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稳定,且能抑制桃表面霉菌的繁殖,从而使桃发病腐烂率明显减少,解决了桃贮藏过程中腐烂的问题;冷库内保证合适的温度、湿度,显著提高了桃的储存时间且不会破坏色泽和质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的保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桃贮藏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桃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据2014年中国农业年鉴统计,2013年我国桃种植面积76.59万公顷,总产量1192.41万吨,总产量约占世界主要产桃国总产量的61.59%。总体上桃消费仍以鲜食为主,国内市场为主。桃加工比重尚不足总产量的10%。因其时令性强,成熟期正值高温季节,桃采后极易发生腐烂变质,在采后运输和贮藏中容易滋生各种微生物,常常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桃库存期平均腐烂率达15%,出库后5d平均腐烂率60%。这给桃的发展带来极大困难。由于桃易腐性及其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其防腐保鲜显得非常重要。
桃的贮藏保鲜期较短,尤其一些北方品种,当其运输到南方时,部分桃发生腐烂和变质,影响其运输和销售。鉴于桃本身不耐储存的特性,采摘后必须进行商品化处理或桃品加工,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长期以来,我国桃采后处理十分薄弱,目前我国采摘后进行分级、包装、贮运的水果的设备严重不足,贮运技术落后。桃果贮藏能力也较弱,且贮藏方式落后,更没有完整的冷藏链流通系统,许多果农甚至根本没有采后处理的概念;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季节性明显,缺乏统一的规范。由于缺少相关的保鲜技术,为了延长贮藏期,减少或消除贮藏病害发生,降低贮藏损耗率,研发桃采后高效贮藏保鲜方法对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甲基硫菌灵处理的桃贮藏保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桃贮藏保鲜方法,在桃采摘后,在桃表面按照每100公斤桃均匀喷洒1~1.2L甲基硫菌灵药剂的比例进行处理,甲基硫菌灵药剂的浓度为500~1000mg/L。
作为优选的,挑选无机械伤、无腐烂、无霉变、成熟度一致的桃进行甲基硫菌灵药剂喷洒处理。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甲基硫菌灵药剂喷洒处理后,将果实晾干,装袋后平放在水果框中,然后将该水果筐置于冷库中贮藏。
其中,甲基硫菌灵药剂喷洒处理后,放置在通风处,晾干果实表面水分。
其中,果实晾干后装袋,敞口将果实预冷至15~25℃,然后扎紧袋口,平放在塑料水果筐中,每个筐中放置一层。
其中,冷库的温度为15~25℃,湿度为85~90%。冷库中合适的温湿度,有利于延长贮藏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桃贮藏保鲜方法简单,使用甲基硫菌灵药剂处理桃,能够维持桃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稳定,且能抑制桃表面霉菌的繁殖,从而使桃发病腐烂率明显减少,解决了桃贮藏过程中腐烂的问题;冷库内保证合适的温度、湿度,显著提高了桃的储存时间且不会破坏色泽和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处理对桃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的桃的品种为山东青州蜜桃,所用药剂均可市售获得。
实施例1
一种桃贮藏保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