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稻的新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77709.6 申请日: 2017-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8002950A 公开(公告)日: 2018-05-08
发明(设计)人: 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和智创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C05G3/00
代理公司: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代理人: 李凌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水稻 新型 复合肥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基于水稻的新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鹌鹑粪8~16份、活性淤泥11~26份、植物秸秆11~18份、腐植酸3~7份、氮磷钾5~13份、生物菌14~19份、尿素6~18份、过磷酸钙7~19份、氯化钾12~23份、硅酸钾9~17份、苦参碱提取物11~23份、苦葛提取物15~23份、芦荟提取物8~16份、草灰11~19份、珍珠岩8~19份、鱼腥草提取液4~12份、蚯蚓粪11~16份、蛭石7~16份、蔗糖8~16份、甲壳素8~17份。本发明的肥料不会污染环境,更便于长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水稻的新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水稻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添加肥料,然而现有的肥料长期施用单质肥料,会对土壤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首先,会造成土壤各类养分比例失调,单质肥料施入土壤后,打破了土壤原有的养分平衡,长期过量施入而不补充有机物,土壤有机质消耗过度,养分比例失调反过来影响化肥的肥效;其次,农田生态环境会遭到破坏,过度施用单质化肥,通过淋失、挥发和固定,大量的化学物质进人土壤、空气和水系,致使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特别是水系化学物质的增加,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人身安全;第三,土壤微生物区系会遭到破坏,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对微生物具有杀伤作用和抑制作用,长期施用,大量的微生物死亡,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许多有益微生物从优势种群变为次要种群,作物易发生各类病害;第四,农产品品质会下降,化肥的肥效较快,对作物前期生长作用明显,而对作物养分积累却不利,化肥部分物质被作物吸收积累到植物体中,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肥料长期使用不仅不利于环境,并且不利于水稻的生长,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水稻的新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解决水稻施肥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水稻的新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鹌鹑粪、活性淤泥、蚯蚓粪、植物秸秆、草灰、腐植酸按相应比例混合,向混合原料中加入相应比例的生物菌种搅拌均匀,水分保持在50~55%,堆积发酵12天翻堆,进入翻板式发酵塔发酵6天;

(2)通过好氧发酵法发酵,混合发酵后的鹌鹑粪、活性淤泥、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秸秆、腐植酸含水量为30%,明显感觉到无恶臭,方可从发酵塔内放出来;

(3)将发酵后的鹌鹑粪、活性淤泥、植物秸秆、腐植酸与氮磷钾充分混合均匀,再将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蛭石、珍珠岩混匀后粉碎,过110~120目筛,加入蔗糖、甲壳素、鱼腥草提取液、苦参碱提取物、苦葛提取物和芦荟提取物,搅拌混匀,然后按常规工艺造成直径为2~3毫米的复合颗粒肥;

(4)将上述的复合颗粒肥放入转鼓包衣机中,45~55℃预热8~16分钟,包衣机转速为50-60转/分,预热后向转鼓喷入所述重量份的硅酸钾,喷完后控制温度为35~40℃,20分钟后出料,风干,得到促进水稻结实灌浆的专用型肥料。

基于水稻的新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中苦参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干的40目苦参粉末经无水乙醇在50℃水浴摇床上进行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蒸发水分,喷雾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的苦参碱提取物粉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和智创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和智创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