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在测定氯硝柳胺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7300.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硝柳胺 荧光传感器 纳米金属 基底材料 灵敏度 水中 纳米金属墨水 表面活性剂 有机添加剂 分散状态 墨水粘度 喷墨打印 酸性条件 重新设计 准确度 氢气 种检测 墨水 悬浮 应用 开发 | ||
本发明属于荧光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在测定氯硝柳胺中的应用。该荧光传感器包括基底材料和喷墨打印在所述基底材料上的纳米金属墨水,所述纳米金属墨水中包括纳米金属、水、用于调节所述墨水粘度和湿度的有机添加剂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墨水的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金属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产生氢气,所述纳米金属在所述墨水中呈悬浮分散状态。通过充分结合氯硝柳胺测定手段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对氯硝柳胺测定手段和方法进行重新设计,相应开发出一种检测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且快速简便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测定氯硝柳胺,由此解决现有技术氯硝柳胺的测定存在误差大、灵敏度低、成本高、污染环境等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传感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在测定氯硝柳胺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一种有效防治血吸虫病的方法。氯硝柳胺(学名为4'-硝基-2',5-二氯水杨酰苯胺)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使用的灭螺药,其结构式为:
氯硝柳胺为淡黄色粉末,其熔点为225℃~230℃,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8mg/L,几乎不溶于水,氯硝柳胺对于非靶生物如鱼类等毒性较大。由于长期使用,氯硝柳胺含量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存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滴定法测定,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耗时长,仪器昂贵,电化学分析法稳定性较差,误差较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选择性较差,滴定法灵敏度难以满足药物分析的要求。而已有的使用荧光法测定氯硝柳胺是在甲醇:乙酸乙酯(1:3)的溶剂下,通过Pd/C的催化加氢3h,使氯硝柳胺中的硝基转化为氨基而产生荧光,反应时间长,使用有机溶剂污染大。
喷墨打印荧光传感器由于其携带方便、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所需试样体积小等优点,适合在缺乏实验室试剂和精密仪器的基层地区进行反应以获得实验结果。喷墨打印荧光传感器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医疗诊断,空气质量检测,食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用于食品腐败监测的喷墨打印纸质荧光传感设备,通过食品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与打印在纤维素纸上不同低聚脱氧氟苷(ODFs)染料结合的响应,形成一个荧光传感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传感器及其在测定氯硝柳胺中的应用,其中通过充分结合氯硝柳胺测定手段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对氯硝柳胺测定手段和方法进行重新设计,相应开发出一种检测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且快速简便的荧光传感器用于测定氯硝柳胺,由此解决现有技术氯硝柳胺的测定存在误差大、灵敏度低、成本高、污染环境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荧光传感器,包括基底材料和喷墨打印在所述基底材料上的纳米金属墨水,所述纳米金属墨水中包括纳米金属、水、用于调节所述墨水粘度和湿度的有机添加剂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墨水的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金属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产生氢气,所述纳米金属在所述墨水中呈悬浮分散状态,所述墨水的粘度为1.5~3mPa·s,表面张力为25~50mN/m。
优选地,所述纳米金属墨水中纳米金属的质量分数为3~8%、所述有机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0.1~60%,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1~5%。
优选地,所述有机添加剂选自醇类、醚类、酰胺类、酮类、呋喃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添加剂选自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n-丙醇、异丙醇、n-丁醇、二甲基乙酰胺、丙酮、四氢呋喃、丙三醇、乙醚、氯仿或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添加剂为乙二醇、异丙醇或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