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超微茶粉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6919.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2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A23F3/28;A23F3/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超微茶粉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粉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食用超微茶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型发展转变。超微茶粉做为茶叶深加工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加工的相关研究变得尤为迫切。李博桢在《超微茶粉感官品质和理化性质研究及其应用》通过对比不同加工工艺的超微茶粉,对其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优化超微茶粉的加工工艺。此外,还对超微茶粉在茶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促进超微茶粉在食品中的应用,通过优化超微茶粉的加工过程,提高感官品质,提供一种食用超微茶粉的加工方法。
一种食用超微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步骤组成:
1)、择取遮阴处理2-3天的鲜茶叶,蓬松堆放,于90-100℃蒸青处理5-10分钟,取出摊开蒸发水分,冷却5-6小时;
2)、将步骤1所得物于130-135℃烘焙干燥10-12分钟,取出再经-8-0℃冷冻干燥25-30分钟,取出后气流粉碎至粒径为0.5-1毫米,加入3-5倍量水提取15-20分钟,滤除茶渣,收集滤液;
3)、将步骤2所得滤液于60-65℃旋转浓缩至固体浓度为18-20%,进口温度为80-85℃,出口温度为180-200℃,进行喷雾干燥,收集茶粉;
4)、将步骤3所得茶粉加入2-2.3%食盐、3-3.5%芝士粉,超微粉碎至粒径为40-45纳米,分装密封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一种食用超微茶粉的加工方法,在采摘前通过遮阴处理,抑制绿茶鲜叶中茶氨酸向儿茶素转化,从而增加茶氨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还能使绿茶香气中具有青草气的低级脂肪族化合物减少,具有清新香气、浓郁花香、麝香草香的化合物含量明显提高,绿茶品质得到很好的改善。烘焙干燥后再进行冻干的茶叶,香气滋味更好,这主要发生了美拉德反应,高温条件下,氨基酸和还原糖类经缩合、聚合发生反应生成类黑素,其众多的中间产物与最终结构产物,为茶叶香气提供了众多的反应中间物质,丰富了茶叶香气种类。气流粉碎加工可以克服传统机械粉碎中的热敏、湿敏、机械力引生的化学作用及吸湿等现象,较好地保持了原料茶品质特征的理化成分,以及固有的特色风味。本发明的食用超微茶粉除了保存了茶叶的色、香、味,同时还克服了普通茶叶含有杂质、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含量过高、不能溶于凉水等缺点,促进茶粉在食品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食用超微茶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步骤组成:
1)、择取遮阴处理3天的鲜茶叶,蓬松堆放,于95℃蒸青处理8分钟,取出摊开蒸发水分,冷却5小时;
2)、将步骤1所得物于130℃烘焙干燥10分钟,取出再经-8℃冷冻干燥30分钟,取出后气流粉碎至粒径为0.5毫米,加入5倍量水提取15分钟,滤除茶渣,收集滤液;
3)、将步骤2所得滤液于60℃旋转浓缩至固体浓度为18%,进口温度为80℃,出口温度为200℃,进行喷雾干燥,收集茶粉;
4)、将步骤3所得茶粉加入2%食盐、3%芝士粉,超微粉碎至粒径为45纳米,分装密封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欣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6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