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漂移管、漂移管直线加速器和漂移管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6540.2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4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杜畅通;郑曙昕;邢庆子;王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7/22 | 分类号: | H05H7/22;H05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蒙蒙;曲鹏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移 直线 加速器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漂移管、漂移管直线加速器和漂移管的加工方法,漂移管包括漂移管主体组件和漂移管端盖,漂移管主体组件包括漂移管主体,漂移管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漂移管主体的一端。本发明可应用到直线加速器技术领域,通过采用漂移管主体和漂移管端盖之间螺纹连接,使得加工漂移管时可以先加工支撑杆后装入永磁四极磁铁,以支撑杆为基准来修配漂移管主体的外形尺寸和装配永磁四极磁铁,使漂移管主体的加工难度降低,永磁四极磁铁装配精度更高,有效减少测磁次数,使漂移管的加工更加简单、成本更低、精度更高,提高漂移管的可靠性和加工件整体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线加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漂移管、包括该漂移管的漂移管直线加速器以及该漂移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漂移管的主体和端盖之间的连接方式是电子束焊接,由于漂移管本身结构的原因,漂移管主体和端盖的焊口在支撑杆的投影范围内,在焊接时,电子束会被支撑杆遮挡,这样导致了现有漂移管基本上都是先焊接端盖,再进行支撑杆的焊接。这种加工顺序造成的加工难度如下:
1、磁铁要在焊接端盖之前装入漂移管主体,因磁铁原因加工过程中不能使用切削液,使漂移管整体外形的加工难度大,难以满足光洁度要求;
2、先装入磁铁并焊接固定漂移管主体与端盖,后以已完成装配的整体为基准加工支撑杆,因找正基准尺寸小,用小基准来加工远处的实体时,为了保证尺寸和公差,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密工装,严格控制加工参数,造成加工难度大。
因此,导致了现有漂移管的整体加工精度下降和加工成本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更加简单、成本更低、精度更高的漂移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漂移管,包括:漂移管主体组件和漂移管端盖,所述漂移管主体组件包括漂移管主体,所述漂移管端盖固定在所述漂移管主体的一端,所述漂移管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漂移管端盖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漂移管,包括漂移管主体组件和漂移管端盖,漂移管主体组件包括圆柱状的漂移管主体,漂移管端盖固定在漂移管主体的一端。其中,漂移管端盖的形状和尺寸与漂移管主体相匹配,漂移管主体的一端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漂移管端盖与漂移管主体配合的一端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漂移管主体与漂移管端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使漂移管主体与漂移管端盖同轴并紧密配合。
本实施例中,漂移管端盖与漂移管主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取消了现有技术中漂移管主体与漂移管端盖之间电子束焊接的固定方法,简化了漂移管的加工工序,减少了测磁次数,使漂移管的加工难度大大降低。此外,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螺纹连接加工过程简单快捷,且变形小,避免了焊接过程的焊接变形修复工序、焊缝区域缺陷以及内部磁铁对焊接过程的干扰,提高了漂移管的连接可靠性和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加工件整体的良品率。
可选地,该漂移管还包括永磁四极磁铁,所述漂移管主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永磁四极磁铁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固定有压圈,所述压圈将所述永磁四极磁铁压紧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远离所述漂移管端盖的一端的腔壁上。
漂移管主体内具有中空圆柱形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永磁四极磁铁,永磁四极磁铁用于聚焦通过漂移管的粒子束。漂移管主体内还设有环形压圈,压圈固定在容纳腔的腔壁上,通过压圈可将永磁四极磁铁(其外套设有金属磁铁骨架)压紧固定在容纳腔的远离漂移管端盖的一端的腔壁上,保证永磁四极磁铁在容纳腔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无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6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