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前罩的撑罩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5734.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涌森;杨国红;楼乐明;张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江弹簧(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撑罩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用于汽车前罩的撑罩杆。
背景技术
汽车前罩的撑罩杆用于在开启前罩时支撑前罩,使其保持在开启状态,不使用时,撑罩杆放置在汽车前舱内,撑罩杆根据不同车型放置部位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弯曲形状。
撑罩杆通常包括撑罩杆本体以及安装在撑罩杆本体一端的撑罩头,撑罩头用于与前罩的定位槽配合,将前罩限定住。
现在撑罩杆在加工时,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先加工出撑罩杆本体,然后直接在撑罩杆本体上注塑出撑罩头,这种结构导致设置不同型号的撑罩杆时,需要不同的注塑模具,成本高。另一种是分别加工出撑罩杆本体和撑罩头,撑罩杆本体和撑罩头插接配合,如公开号为CN202624396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的支撑结构、公开号为CN203381692U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杆。
上述两份专利文献中的结构,虽然通过插接配合的形式可以避免不同型号撑罩杆需要不同的注塑模具的问题,但是这种插接结构固定并不可靠,撑罩杆所处环境温度高,撑罩头容易与撑罩杆本体脱离或发生相对转动,撑罩头脱离撑罩杆本体或发生相对转动后,不能可靠的支撑前罩,会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前罩的撑罩杆,解决了撑罩杆本体和撑罩头固定不可靠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前罩的撑罩杆,包括撑罩杆本体以及安装在撑罩杆本体一端的撑罩头,所述撑罩杆本体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撑罩头包括与前罩配合的定位部以及与连接端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结构,连接部的下部开口用于供连接端伸入,连接部的下端具有定位槽,连接部的侧壁具有多个凹口,各凹口上均设置有向连接部内侧倾斜的弹性限位块;所述连接端具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用于防止连接端与撑罩头相对转动;所述连接端在定位凸块的上侧还具有限位台阶,所述连接端伸入连接部后,弹性限位块与限位台阶相抵,用于防止连接端脱离连接部。
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凸块的配合,能够防止连接端与撑罩头相对转动;通过限位台阶与弹性限位块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连接端脱离连接部;本申请撑罩杆本体和撑罩头的连接结构可靠稳定。
可选的,所述凹口绕连接部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凹口数量有两个。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正对开口的顶壁上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端的最顶部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连接孔中,所述限位台阶位于连接柱和定位凸块之间。
通过设置连接孔和连接柱,连接端与撑罩头受力效果更好,能够保证连接端与撑罩头更加可靠的配合。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侧壁具有位于连接柱和定位凸块之间的锥状部,锥状部的大径端邻近定位凸块,锥状部的大径端为所述限位台阶。
锥状部位于连接柱和定位凸块之间,锥状部的大径端邻近定位凸块,锥状部的大径端为所述限位台阶,这样设置后,能够方便连接端的插入,插入时,弹性限位块能够方便的沿着锥状部外壁滑动,并最终与限位台阶配合。
可选的,所述定位槽数量为1。
可选的,所述撑罩杆本体上安装有热隔套。
撑罩杆本体为金属材质,撑罩头为塑料材质,发动机仓温度较高,撑罩杆使用时容易烫伤手,通过设置热隔套方便人手动将撑罩杆本体支起,从而顶住前罩。
可选的,所述撑罩杆本体远离连接端的一端具有弯折部。
所述弯折部用于转动安装在发动机仓中。
可选的,连接部的外侧具有分隔板,所述定位部位于分隔板上侧。
分隔板用于与前罩相抵,保证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侧壁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与分隔板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凹口处。
加强筋一端与分隔板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凹口处,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加强撑罩头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凸块的配合,能够防止连接端与撑罩头相对转动;通过限位台阶与弹性限位块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连接端脱离连接部;本申请撑罩杆本体和撑罩头的连接结构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汽车前罩的撑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撑罩杆本体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撑罩头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江弹簧(杭州)有限公司,未经钱江弹簧(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尾裙板外板
- 下一篇:仪表板横梁连接系统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