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移动端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5694.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卢澄志;叶可江;须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移动 数据 完整性 校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云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移动端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S1、利用BLS短签名对移动端产生文件进行签名;步骤S2、签名验证成功后,利用动态哈希表存储移动端产生的文件的更新信息和文件的验证优先度,根据验证优先度对移动端产生的文件进行有选择的验证;在本发明中,利用BLS短签名的数字签名方式和动态哈希表进行信息更新、选择性的验证,减轻可信第三方在验证移动端数据完整性时的压力,同时降低可信第三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开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移动端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是个互联世界,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数据在网络上传播,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随着存储技术的提高,人们能够将自己的足迹通过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手段记录下来;而伴随着个人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本地存储容量不能满足人们的存储需求,同时人们希望能够将智能终端产生的数据共享到不同的平台,所以人们选择将数据上传到云端。
目前人们对数据的安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要求数据的秘密性,也要求数据的完整性和处理数据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云服务提供商并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性,无形中增加了用户数据泄露甚至损坏的可能,同时,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是完全透明的服务,造成云服务提供商内部的问题如数据应用迁移问题、服务接口问题等用户无法得知,对云计算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使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服务的用户来说,在本地没有数据的备份的状况下,他们希望能够对云端数据执行周期性的高效验证,同时希望能够满足验证地便携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移动端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方法,其利用BLS短签名的数字签名方式和动态哈希表进行信息更新、选择性的验证,减轻可信第三方在验证移动端数据完整性时的压力,同时降低可信第三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开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向移动端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BLS短签名对移动端产生文件进行签名;
步骤S2、签名验证成功后,利用动态哈希表存储移动端产生的文件的更新信息和文件的验证优先度,根据验证优先度对移动端产生的文件进行有选择的验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对经过处理的上传文件进行文件信息表的更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内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利用BLS短签名对加密的文件分块进行签名;
步骤S12、利用BLS短签名对待验证文件分块进行签名验证;
步骤S13、利用BLS短签名对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证明进行验证。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内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利用动态哈希表存储用户上传的文件以及文件分块的信息;
步骤S22、利用动态哈希表存储用户更新文件以及文件分块的信息;
步骤S23、根据文件的更新信息重新计算文件验证优先度,文件验证优先度与文件块的版本号成正比,与更新时间成反比;
步骤S24、根据文件验证优先度对文件进行选取;
步骤S25、利用验证优先度对移动端产生的文件进行有选择的验证。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内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用户选择操作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