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绳索锁定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75317.6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8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 主分类号: | A44B11/06 | 分类号: | A44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绳索 锁定 | ||
本发明涉及绳索锁定具,其由本体及操作按键所构成,本体具有在筒状的前后壁相对向设置的长孔及形成在两侧壁的内表面的倾斜部;该操作按键通过连结部将分别配置在前壁上及后壁上的前壁侧操作部及后壁侧操作部予以一体地连结,且具备借由以弹推部的弹推而与倾斜部一同作用,而可夹持插通至筒状内的带的齿轮状卡合部;在操作按键中,具有设置在连结部的支持片,及设置在支持片且朝两操作部的任一方突出而轴支有齿轮状卡合部的轴支部,其轴端与设置于另一方侧的支持齿轮状卡合部的轴端或支持部的间隔比所述齿轮状卡合部的厚度更狭窄,借由设置在操作按键的弹性变形部,间隔会开启,而可供齿轮状卡合部通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适于将配置在鞋子或衣服的开口缘周围等的带(包含绳子、绳索或其他类似品,以下也相同)的两端侧卡止成任意的长度,或调整带的拉出量或松紧程度的绳索锁定具。
背景技术
图11(a)、图11(b)为显示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绳索锁定具(带锁具)。该构造由本体1、及操作按键(带咬入构件)2所构成,该本体1形成具有前后壁及两侧壁的筒状,且使带11-3可从筒状的一方侧开口插通至另一方侧开口,并且具有在前后壁设置成相对向且朝筒方向延伸的长孔11-8及形成在两侧壁的内表面的往深处扩展的倾斜部a;该操作按键2通过连结部将分别通过长孔11-8而配置在前壁上及后壁上的前壁侧操作部及后壁侧操作部予以一体地连结,且具备借由以属于弹推部的线圈弹簧11-13朝一方侧开口方向的弹推而能够与倾斜部a一同作用来夹持插通至筒状内的带11-3。使用要领是在调整带的松紧程度时,从如图11(b)所示的带11-3被夹持于倾斜部a与操作按键11-10的卡合部的锁定状态,借由手指使两侧的操作部反抗线圈弹簧11-13的弹推力而将按键2移动操作。于是,由于操作按键11-10的卡合部会从倾斜部分离而成为带的锁定解除状态,因此在变更绳索锁定具相对于带11-3的位置之后,使手指从操作部离开而再度设为锁定状态。此外,符号14b安装在本体1内的分割体。该分割体14b使带11-3的两端11-6从拉出孔7朝外部拉出,并且将线圈弹簧11-13的一端侧予以卡止。
在以上的构造中,特别是操作按键11-10可利用上下的操作部来进行移动操作,因此操作性佳,但由于操作按键11-10的卡合部形成为对应于倾斜部a的平坦的倾斜面,因此在使带11-3夹持在与倾斜部a之间时,欠缺摩擦阻力而难以使夹持力増大,当反复锁紧带时,摩擦阻力会因摩擦而变得更弱。图12(a)、图12(b)及图13(a)、图13(b)借由对操作按键的卡合部进行设计而解决该缺点的2例。
图12(a)、图12(b)为显示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绳索锁定具(带扣具)。在该构造中,操作按键(操作体)2为一体地具有:配置在壳体(本体)1的外表面且沿着壳体1的长沟(导引沟)1a移动的握持部2c;可使带12-4夹持在形成于壳体侧壁1c的内表面的倾斜部之间的夹持部2b;及将线圈弹簧3的一端予以卡止的凸部1f。此外,夹持部2b在大致圆弧状的外周形成多数个齿轮状的12-突条12-2a,于与侧壁1c的倾斜部之间对于带借由突条12-2a的咬入作用而使摩擦阻力増大而即便是有摩耗,也可容易地维持初始的夹持力。
图13(a)、图13(b)为显示专利文献3所揭示的绳索锁定具。在该构造中,操作按键13-6为一体地具有:配置在壳体13-4的外表面且沿着壳体的长孔(长沟)13-20而移动的操作部13-27;属于弹推部的弹性片部13-25、13-25;及支持齿轮或齿轮状卡合体13-5的轴支部13-11。齿轮状卡合体13-5于壳体侧壁的倾斜部之间对于带13-17借由齿的咬入作用而使摩擦阻力増大而在有摩耗时,也可维持初始的夹持力。此外,于该构造中,相对于如专利文献2所示夹持部2b不能转动的构造,由于齿轮状卡合体13-5会枢支在轴支部13-11,因此可缓和或吸收因以枢支部为支点转动或微动而从带接受的过大的应力,因此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较为理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申请公告平2-68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019914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自动皮鞋喷漆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黏合扣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