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装端部帽件和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4109.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柳泽健太;突田贵史;丰田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装端部帽件 | ||
一种外装端部帽件,构造成装接于导电路径和外装部件。该外装端部帽件包括具有第一封挡部的外侧露出部和具有第二封挡部的内侧插入部。内侧插入部具有狭缝。第二封挡部具有配合于导电路径之间的间隙的凸部。外装端部帽件构造成被分割为两个分割部。狭缝设置在与两个分割部的分割面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形成为使导电路径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外装部件的端部附近的外装部件的内表面产生接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6年12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36463),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接于外装部件的端部的外装端部帽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被构造成包括该外装端部帽件的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用于将安装在汽车中的装置互相电连接。线束被构造成包括形状如管状体的外装部件以及容纳在外装部件中的一个导电路径或多个导电路径。例如,在JP-A-2011-254614中公开的线束布设成贯通汽车的车辆下地板。在线束之中,与车辆下地板对应的部分直线地布设。这样的线束形成为具有长的长度。顺便提及,在JP-A-2011-254614中描述了下面的特别是关于直线布设部的内容。即,已知存在外装部件内的导电路径可能由于行驶期间的震动等而颤动的可能性。
以上现有技术具有下面的问题。即,当外装部件内的导电路径由于行驶期间的震动而大幅颤动时,导电路径的被覆部(当导电路径具有屏蔽功能时,导电路径的外侧的编织物或金属箔)可能撞击外装部件的管状内表面(内周面)。在该情况下,沙土等可能侵入外装部件内。在该情况下,存在被覆部、编织物等容易损坏的问题。
作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使用下面的结构。即,向外装部件的端部施加带缠绕,以防止沙土等侵入端部与导电路径之间。然而,该结构具有下面的问题。即,例如,当未充分地施加带缠绕时,沙土可能通过带缠绕的相邻卷绕之间的间隙或者相邻的导电路径之间的间隙侵入。结果,存在沙土的侵入可能导致前述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情况而已经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外装部件内的导电路径的损坏的外装端部帽件和被构造成包括该外装端部帽件的线束。
根据为实现前述目的而已经完成的本发明的第一构造,提供了要装接于至少两个导电路径和管状的外装部件的外装端部帽件,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路径从所述外装部件引出,该外装端部帽件包括:
外侧露出部,该外侧露出部具有第一封挡部,并且被构造成露出到所述外装部件的外侧;和
内侧插入部,该内侧插入部具有第二封挡部,与所述外侧露出部连续,并且被构造成插入到所述外装部件内,其中:
所述内侧插入部具有导电路径露出狭缝,当将所述内侧插入部装接到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路径时,能够通过所述导电路径露出狭缝使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路径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用作第三封挡部;
所述第一封挡部设置在与所述内侧插入部连续的一侧,并且具有被构造成抵接所述外装部件的端部的平面状部分;
所述第二封挡部具有凸部,所述凸部设置成面对并排布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路径并且配合至并排布置的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路径之间的间隙;
所述外装端部帽件被构造成被分割为两个分割部,用于将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的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路径保持在其间;并且
所述导电路径露出狭缝设置在与所述两个分割部的分割面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并且形成为使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路径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外装部件的端部附近的所述外装部件的内表面产生接触,以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导电路径的外表面的所述一部分用作所述第三封挡部。
另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线束,包括:
具有管状形状的外装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牌照架
- 下一篇:线束制品及其制造方法